
上门服务——对症下药暖民心
六月的凉山细雨蒙蒙,宁静静谧。一场淅沥的小雨,让昭觉山区漫起冰冷的潮气。5月30日,一支带着“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红十字袖标的医疗小分队整装待命,“出发。”副院长赵志勇一声令下后,带领骨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科、皮肤科、内科等12个科室专家组成的医疗队,精神抖擞从乐山向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打村开进。彝族山寨的彝族群众身体状况,一直是医院全体人员心中的记挂。

专家现场手术
贫困病患大多分布在深山区、高寒地区、偏远地区,患者就诊难,医护人员巡诊更难。5月31日上午,为扶到点上、帮到根上,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与四开乡中心卫生院双方签订《对口援建医疗点协议》,赵副院长表示,医院按照总队首长的指示要求,将充分利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优势,不断拓展援建内容,建立长期技术指导机制,采取选派医疗队巡诊、免费接纳医务人员进修、适时进行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强帮扶力度,确保援建取得实效。同时,总队医院向四开乡中心卫生院现场捐赠了药品,与会领导共同为“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对口援建医疗点”揭牌。
行医送药进村寨,专家入户来把脉。义诊活动受到了彝族群众的热烈欢迎,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接受知名专家诊疗的愿望,很多群众多年的病痛得到解决。
主动服务求精准。在巡诊期间,医疗队还前往村里看望因病致贫的困难户。每到一户,医疗队成员都要与彝族群众亲切交谈,询问身体状况、问诊把脉、检查身体,还免费给他们送上药品,建立医疗档案,制订危重疑难患者医疗方案,使医疗扶贫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科学指导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保健。

走村入户访视卧病在床的彝族群众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哪里困难就帮哪里。“多数彝族群众都是从偏远山村赶来的,无论天多晚、来多少人,我们都要善始善终,不能落下一人。”副院长赵志勇这样说。5月31日下午,赵副院长率4人专家医疗队,冒雨前往四开乡上游村为彝族老人提供义诊服务。得知98岁的阿弟阿呷长期卧床、行走不便,赵副院长带医疗专家提着药箱立即赶到她家里。看到老大妈面色憔悴地躺在床上,赵副院长立即为她号脉诊断,仔细询问身体状况,为老人贴心诊疗,向其家属讲授保健防病和护理常识,鱼水深情感动了阿弟阿呷一家人。
“看到你们,感觉特别亲!”38岁的石墨木支一次干农活时摔伤致枕骨骨折,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因为费用放弃治疗,现诉头痛、左耳听力下降。医疗队得知,带着常用药品,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摸清病史,讲解成因,把重要事项和流程写在卡片,交到他手中,方便日常使用。
梭梭拉打村上游社51岁的吉搏子洛由于丈夫去世,一个人把二个儿子拉扯大,生活的艰辛过早摧毁了老人的身体,如今,老人身患多种疾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还要花钱买药治病,一直是村里最贫困的困难户,两儿子虽然长大,但由于没什么文化,在外打工没挣到钱,到如今,大儿子快30岁了还没有娶妻生子。目前老人住的房子还是当地政府援建的,都已经建好四五年了,房子还没有任何装修。

医疗队成员在医疗点进行午餐
听了老人情况的介绍,随行医疗专家根据其病情送上对症药品,表示将继续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果老人有需要,医院将为其看病开通绿色通道,并按照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医药费减免。老人听了,一个劲地点头称谢。
在彝族地区,有不少彝族因病致贫,而这部分人也是医疗队最关心的对象。“这些人因为生病不仅丧失了劳动力,而且治病又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治病,就是真正去掉了他们的穷根,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副院长赵志勇如是说。
医疗队成员于玮,在出发前把正在发烧的双胞胎小孩交给丈夫照顾,和医疗队一起来到凉山巡诊,每天巡诊任务结束后,她的肩膀都比较酸痛。4天里,她背起药箱和医疗队转战二十多户人家,认真统计患者病情。她说:“彝族同胞在这里生活太不容易了,能为他们的健康出一分力,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