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莉,段育忠,孔凡敏,汪喻,解放军第306医院,保健科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
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 版)》,年轻白人女性峰值骨量减少2.5标准差(-2.5 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由于黄种人峰值骨量低于白种人等原因,国内推荐使用低于峰值骨量2标准差(-2.0 SD) ,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表 1)。
骨折后抗骨质疏松用药建议
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主要有如下几个要点:
1.合理使用钙剂
钙需要量为800-1200mg,骨折后补钙剂量应酌情适当加量。建议分多次服用。
2.推荐活性维生素D3
建议用法为0.25-0.5μg/d,不仅能够增进肠钙吸收,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而且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防止跌倒倾向。注意定期监测血钙或尿钙。
3.降钙素
如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内注射50IU/d,鼻喷剂200IU/d。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增强骨的生物力学性能、降低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还有止痛作用。
但少数患者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有明显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4.双膦酸盐
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可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及再骨折发生率。阿仑膦酸钠有口服70mg/w和10mg/d两种用法,应在当日首次就餐前30min以一杯白开水送服,矿泉水不可用。
为减低药物对胃与食管的刺激,服药后至少30分钟内避免躺卧。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5.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如雷洛昔芬60mg/d,服药时间不受饮食影响。在提高骨密度、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方面有良好疗效。
少数患者服药期间会出现潮热和下肢痉挛症状,潮热症状严重的围绝经期妇女不宜使用,有静脉栓塞病史及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久坐)禁用。
6.锶盐
如雷奈酸锶2g/d,睡前服用。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可提高骨强度、降低椎体及髋部骨折的风险。
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腹泻、稀便、皮炎、湿疹等。有静脉栓塞病史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