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近日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成立。会上,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教授白莉指出,目前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第1位的都是肺癌,防治肺癌要做到定期体检,并且重点检查肺结节,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唯一途径是“肺癌防治端口前移”,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春节期间,重庆市65岁的崔大爷右侧背部突发剧痛,随后就医。医生询问病情时,他拿出去年年初体检的胸部CT报告,上面写着在右肺靠近胸壁处有一个6厘米的小结节。当时医生建议他3个月后复查,但他并没有在意,直到最近背部疼痛才引起注意。可是,此次检查发现他已经是肺癌晚期,并且转移至胸膜。
“像崔大爷这样的情况,临床并不少见。”白莉介绍,肺部小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直径小于3cm的局灶性、类圆形的病灶,在胸部CT片子中往往表现为密度增高的小结节影。临床上,有许多良性疾病都可表现为肺部小结节,较为常见的如错构瘤、结核球等炎性病变。早期肺癌常常因病灶小通过普通胸片很难发现,只有胸部CT检查才能发现。直径大于4mm的肺小结节尤其是同时有肺癌高危因素(如长期吸烟、接触粉尘、肺癌家族史等)的患者,必须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以免错失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
在我国,约75%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丧失了外科手术治疗机会,五年生存率仅为15.6%。专家表示,这一现状不但与缺乏肺癌筛查有关,更与缺乏科学鉴别肺结节的方法有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只有把肺癌防治“端口前移”,提高良恶性肺结节鉴别的诊断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肺结节评估随访策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最终才有可能降低肺癌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