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是官兵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当前,随着官兵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家用电器也陆续走进了座座军营,给官兵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健康隐患。在此特邀请庐山疗养院呼吸内科医师朱娜为官兵讲解常用电器的使用常识。
空调:一半是舒适,一半是病菌
空调在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疾病——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一般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等症状。其发病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一是空调房内空气干燥,使人体内水分大量散失,皮肤、鼻黏膜、气管黏膜等在相对干燥的情况下,容易让病毒乘虚而入;二是空调房内密闭性强、空气流动性差,使房间的温湿度环境变成致病因子的“温床”,容易导致各类病菌微生物大量繁殖寄生于空调过滤网、窗帘、家具等处,从而引发病菌感染;三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适应不良,会造成人体生物节律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预防“空调病”,首先要定期进行室内通风,在空调房的时间千万不要过长,应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在空调频繁开放的季节,应经常开窗换气或打开排气扇,最好两个小时换一次,避免因室内氧气不足导致脑部缺氧;其次要定期清洗空调,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最后要注意补水,一个人每天需饮用1.5-2升的水,才能保证在空调房内不缺水。
加湿器:用好是助手,用不好是“杀手”
使用加湿器能很好地缓解室内干燥这一问题,但使用不当却会适得其反。若长时间使用加湿器,会影响到人体调节体温的排汗功能,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潮湿的空间还容易滋生各种病菌。若往加湿器里直接加自来水、醋、红酒、精油等,会使加湿器中的物质得到雾化,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损伤呼吸道黏膜,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诱发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
因此,使用前要对房间进行彻底的清洁,清除家具、床品、地上的灰尘,防止病菌在湿润环境下快速繁殖;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建议每使用2小时就停止一段时间,并进行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最好为20分钟左右,让室内空气得以更新;注入加湿器内的水每天都要更换,而且要选择纯净水或者晾凉的开水,而不是自来水;每周都要彻底清洁加湿器,防止加湿器中有病菌繁殖;加湿器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室内配个湿度计,时刻根据湿度来调整使用加湿器,一般空气湿度在45%-65%最为合适。此外,还可采取一些天然的增湿办法,如养些绿植,给植物喷点水或者养些水培植物。
空气净化器:会用比拥有更关键
随着官兵健康意识的增强,使用空气净化器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有了空气净化器还不够,合理使用更为重要。若使用不当不仅影响了它的净化效能,达不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甚至还会产生二次污染。比如,空气净化器的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无法再完成吸附工作。就像口罩脏了就得换一样,空气净化器的滤网也应及时更换。即使在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滤网的使用也不能超过半年,否则滤材吸附饱和之后会释放有害物质,反而变成“污染源”。
在此提醒大家,使用前,要仔细阅读空气净化器使用说明书,了解掌握所用产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这样既能保证其净化性能,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时,应将空气净化器放在开阔的地方,四周至少30厘米内不要有遮挡物,否则会影响机器发挥效能。建议每半月清理一次空气净化器滤网,每半年更换一次空气滤芯。面积较大的房间最好增加空气净化器的数量。开启空气净化器时,应保持关门关窗状态,以防净化效果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