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胃癌常被认为是“老人癌”,但现在它的发病年龄正趋于年轻化,门诊中三十多岁的胃癌患者并不少见。朱传娣教授说,多数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胃从正常状态到癌的演变,常要一个漫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进行检查,都能及时发现并阻断胃癌的发生或发展。在各种检查方法中,胃镜被公认为诊断胃癌的最好方法。
这三类人群要重视胃部的检查
有症状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世卫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约有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也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临床中也发现,早期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之间的关系,朱传娣解释,幽门螺旋杆菌并不能直接导致胃癌,但可以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果患者没有相关症状,可以不予理会,但如果患者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出现过胃溃疡出血、体重减轻、贫血、容易饱胀等症状,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有胃癌家族史:很多癌症并不传染,而胃癌却是个特例。一方面,可以致癌的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如果家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员很可能通过这些途径被传染。另一方面,胃癌的发生还与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大家的饮食习惯也是相似的。所以如果你有胃癌家族史,那么一过40岁,你就得重视胃部检查,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饮食习惯不好、心理状态不佳:众所周知,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食烟熏食物和高盐食物、长期抽烟酗酒等,都可以诱发胃癌。但很少有人会关注,长期处在过大压力之下,精神紧张、心情不佳,也有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在临床上,我们还发现很多胃癌患者属于情绪急躁或内向的性格,可见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是胃癌的重要诱因。”朱传递教授介绍道。
40岁后最好定期做胃镜
胃镜在日本是常规体检项目,所以他们的胃癌早期发现率可达60%至70%。而这个数字在中国很低,不少患者确诊时情况已经相当糟糕。朱传娣教授表示,很多胃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仅有胃胀、胃痛等不适,很难与普通胃病区分出来。因此,建议市民40岁以后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如果有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更不能少了这项检查。长期吸烟喝酒、高盐饮食的人、有家族胃癌史,即便没有任何不适,最好也每年做一次胃镜。
现在做胃镜可以不痛苦
“在我国,胃镜检查的普及率之所以这么 低,原因之一就是,人们惧怕检查时的痛苦。”朱传娣教授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做胃镜的“舒服度”也大大提高了,特别是纳米电子胃镜的应用,患者可以在清醒 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只需2至3分钟,而检查后,一般需休息5至10分钟左右就可以回家,“纳米电子胃镜的成像更精细,能查清普通的胃炎、胃溃疡、胃息肉以及中晚期胃癌,更能对早期的黏膜内血管聚集、组织异常增生、腺瘤、胃癌等作出精细诊断。这就大大增加了早期胃癌的检出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