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光涛,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
20年前爬山活动风靡一时,殊不知,20年后因为爬山引起膝关节损伤的病人比比皆是。国外的研究已经表明,长跑会造成膝关节重要损伤。
“跑步者膝”是膝前疼痛的一种病症,是目前跑步引起髌骨关节面损伤的常见病症,约占膝关节运动损伤的25%,女性多见,为男性的二倍,10—30岁年龄多发,青少年患病率超过20%。近年来,跑步蔚然成风,因跑步到医院就诊的年轻人呈递增趋势。
一、“跑步者膝”的诱发原因
导致“跑步者膝”的原因很复杂,如先天的“O”型腿、扁平足、“面条腿”等,涉及到很多因素。总体来说,它与膝关节的先天结构、下肢的肌肉力量、髋部的肌肉力量、脊柱的状态、步行体态、运动量、运动方式、外伤等都有直接关系。可见,“跑步者膝”的诱发原因非常复杂。科学评估自己的身体条件,客观的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是避免“跑步者膝”的最好方法,往往需要医生的把关。
二、“跑步者膝”的临床表现
“跑步者膝”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患者会感觉到膝前或前下方、或沿着关节的缝隙走形方向疼痛,但是,如果详细询问疼痛的部位,患者的疼痛定位却不清晰,而且没有压痛点,这是“跑步者膝”最典型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很多病人会主诉上下楼、久坐后站立、蹲起的时候疼痛加重,常常或偶尔伴有弹响、卡住的感觉,但这个时候膝关节周围仍然触碰不到压痛点,也往往是在突然地弹响后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腔积液。病情继续发展,才会在膝关节的周围出现压痛点,这时病情已经变得非常复杂。“跑步者膝”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完全需要依靠发病过程和排除法来进行判断,这个环节需要医生来完成。
三、“跑步者膝”的病理机制
膝关节是由大腿骨、小腿骨和髌骨组成的,我们能够摸到并且可以活动的就是髌骨,通常髌骨是在大腿骨和小腿骨形成的“凹槽”中滑行的。“跑步者膝”的机理很复杂,简单理解就是髌骨的关节面异常受力引起的关节面损伤而导致的病症。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机械损伤的道理,如同自行车的中轴一样,长时间的摩擦会引起中轴的磨损,而出现不平、凹槽等问题。“跑步者膝”的髌骨表面也是这样的,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反复屈伸磨损会引起关节软骨的损伤,轻微的时候仅仅是炎症反应,严重者关节软骨会有脱落,髌骨的运行轨迹发生偏离,而出现疼痛加重、弹响、卡住等各种表现。尽管,“跑步者膝”是磨损引起的,但是盲目的强调“省着用”膝盖也是不对的。物极必反,不能走“过省”和“过用”的两个极端,科学对待膝关节的使用是“必须”的。如何是“科学对待”,还要求助于医生。
四、如何避免“跑步者膝”
了解了“跑步者膝”的相关常识,那么如何避免“跑步者膝”呢?避免“跑步者膝”的出现,需要考虑很多内容,如结构性的问题、运动量的问题、运动强度、运动装备的准备问题、热身的问题、运动方式选择的问题等。下面介绍几则注意事项,帮助大家避免膝关节的损伤。
1、锻炼大腿部的肌肉力量
大腿部的肌肉很强壮,它和髌骨、膝关节之间关系密切。膝关节屈伸的时候,髌骨是在一个凹槽内滑动的,保证髌骨不滑到凹槽外的原因就是因为大腿部肌肉牢牢地把髌骨束缚在了凹槽内,大腿肌肉的束缚是髌骨不受损伤的基本保证。所以,有计划的锻炼大腿部的肌肉力量对预防“跑步者膝”意义重大。
2、“短时多次”跑步
指的是不要一次性长距离跑步,而是将既定目标分成多段,中间穿插少许休息,通过多次短时跑步来完成既定目标。这样膝关节或者髌骨就会得到适当的休息,降低磨损的程度,从而降低膝关节受损伤的几率。
3、控制好跑步强度
膝关节有一定的“运动承受能力”,超过了这个能力的运动强度,对于膝关节来说,相当于“小马拉大车”,势必造成膝关节的疲劳以致损伤。所以,运动强度的选择必须量力而行,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4、选择合适的跑步用具
跑步的用具很多,如各种跑鞋、护膝、保护髌骨的用具等,近期还有人提倡裸足跑,认为裸足跑适合人体的力学需求,这些都是提示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跑步用具,它对膝关节及髌骨的保护意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