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课堂:如何预防恐怖的糖尿病足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作者:李明飞责任编辑:马依
2016-07-17 09:5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减弱,对疼痛、高温等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使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减弱或失效。因此,正确的日常护理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错误的日常护理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诱因

1.“热宝宝”——糖足患者的致命“杀手”

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时,常感觉足部发凉,用“热宝宝”热敷或热水泡脚会感觉舒适。但由于患者常同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部感觉减弱、麻木,容易导致足部烫伤。一旦皮肤破溃、感染,会导致肢体坏疽。

2. “挖鸡眼”要小心

糖尿病合并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时,足部感觉减弱或消失,足部处于“麻醉”状态,对于外伤无疼痛感。“挖鸡眼”“拔指甲”都不会有明显痛觉,甚至鞋子里有铁钉扎破脚、石子磨破脚自己都不知道。但皮肤破溃后,因血供不足,足部伤口不愈合,细菌感染扩散,可致骨髓炎甚至截肢后果。

3.鞋袜要合脚

糖足患者足部感觉减弱,容易受外伤,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皮肤磨损非常重要。高跟鞋、尖头鞋或质地较硬的鞋容易造成足部皮肤破损。因鞋袜不合适,致足部皮肤破溃感染的患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4. 谨慎剪趾甲,当心“一剪没”

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剪趾甲需谨慎。因足部感觉减弱,即使剪刀伤及皮肤或甲床也不会有明显痛觉。一旦皮肤破损,或甲床外露,易导致足部感染。感染扩散致骨髓炎,足趾坏疽,甚至严重的肢体坏疽时,需截肢手术治疗。

为何糖尿病足如此可怕?

泡脚、修甲、挖鸡眼,在不经意间会导致足部微小损伤,对于健康人不会造成伤害,但对糖尿病患者为何能导致足趾坏疽,足部严重感染,甚至全身感染,脓毒血症致患者死亡呢?

导致严重后果的“元凶”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血管及神经病变使足部的血供不足,感觉减弱,对疼痛、高温等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较正常人更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足部感染后,自身抗感染及组织修复能力差。完整的皮肤对细菌有良好的防御能力,糖足患者在皮肤无破溃时,足部血供不足,但仍可维持组织代谢的基本需求,不会发生组织坏死。一旦皮肤破溃,继发感染,足部需要大量血液抗感染,并进行组织修复,此时足部血供不足就会导致感染扩散,组织坏死,肢体坏疽。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与保健

糖尿病足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并非不可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严重的糖尿病足感染发生之前,患者常早已出现下肢缺血或神经病变症状:下肢发凉、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易皲裂等。如能早期察觉,并给予正确的日常护理,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预防措施包括:

1. 控制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检查,评估下肢血供及神经病变,如有严重下肢供血不足或神经病变,及时诊治。

2. 选择合适的鞋袜,不宜穿高跟鞋及尖头鞋,避免因局部受压或摩擦造成皮肤破损。

3. 适当进行下肢的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4. 注意足部卫生,适宜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洗脚。可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5. 避免足部冻伤及烫伤,冬季注意保暖,禁止热水烫脚或使用热水袋热敷。

6. 正确修剪指甲,洗脚后,使用专门的指甲刀修甲,注意不要剪的太短,损伤皮肤。

7. 定期检查足部有无鸡眼、足癣、擦伤、水泡等,如发现,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处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