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治疗药物,药名说起来有些生僻、拗口,咱们尽量说得简单通俗些。
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一线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包括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B)。α受体阻断剂已不作为一线用药。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药物在欧美有不同意见,但我国专家鉴于β 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确切,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明确,建议β 阻滞剂仍应作为中国高血压患者的一线降压药物。下面对五类药物作简略介绍,以后有时间可以分类详解。写英文缩写是为了后面叙述的方便,否则名词太长,也不容易记。强调一点,介绍只是为了普及降压药物的基本知识,用药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和调整。
利尿剂:利尿剂是降压治疗的基础用药,主要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缓释片)],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阿米洛利等。利尿剂使用初期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而降低血压,长期应用还通过降低血管壁平滑肌内的钠含量抑制小动脉收缩而起到降压作用。小剂量应用安全性好,对多数高血压有效,并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可以单独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可以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其中氢氯噻嗪最为常用。目前临床所谓的“难治性高血压”,一般是指3种药物、其中包括利尿剂治疗无效的高血压。
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是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呋塞米等引起的低血钠、低血钾,螺内酯、阿米洛利等引起的高血钾。另外,利尿剂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血脂增高等。因此,降压治疗中一般应用小剂量。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氢氯噻嗪、呋塞米一般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但由于其化学结构中有一部分与磺胺药中的结构相似,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对磺胺药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宜应用。另外,痛风的患者也是禁忌。
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英文缩写CCB):是我国人群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两大类。
二氢吡啶类(药名后缀地平:**地平):如硝苯地平:有短效的硝苯地平片(商品名:心痛定,下同),缓释剂型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福达(中效)),控释剂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长效)等;中效的尼群地平;长效的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真,压氏达等)、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玄宁等)、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康宝得维等)、贝尼地平(可力洛,元治等)、拉西地平(司乐平,乐息平)等。
非二氢吡啶类:硫氮卓酮[地尔硫卓,合心爽,合贝爽(缓释剂)],维拉帕米(异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