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顾建文,著名脑外科专家,博士导师,解放军第306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全军神经外科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理事。
切除钙化囊性颅咽管瘤,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眼神经及到脑幕裂孔边缘,斜坡上段,等重要结构紧密粘连,钙化结构质地坚硬。经过努力全切肿瘤。相关结构保留完整,患儿平稳。
儿童囊性颅咽管瘤Pediatric craniopharyngiomas的形态学表现为多样性,其原因与囊性瘤壁的生长有关,肿瘤周遍的较固定解剖结构可以阻碍囊壁的生长,这些结构有:视神经、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垂体柄、鞍结节、鞍背。因此,囊壁就向阻力较小的空间生长,如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外侧裂、脚间池、第三脑室。鞍内型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前叶(腺垂体),囊壁的表面为鞍膈,随肿瘤生长,鞍膈逐渐向上膨隆。鞍上型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柄,向前可以通过第一间隙生长,向外侧可以通过第二间隙向外侧裂生长,向上可突破第三脑室底长入第三脑室,向后可以向脚间池、斜坡生长。
由于颅咽管瘤与下丘脑在解剖和功能上的密切关系,使得颅咽管瘤的治疗成为对每一名神经外科医师的挑战。目前治疗颅咽管瘤的方法有:手术切除、外放疗、同位素内放疗、瘤内置管化疗、瘤内置管抽囊液,上述方法单独应用以及不同组合应用等等。认为尽可能手术全切除肿瘤,Total removal of craniopharyngiomas并辅助术后外放疗是治疗颅咽管瘤的最根本方法。其他的治疗方法只是姑息性的辅助方法。随着对儿童颅咽管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分析具有一定权威性学者的研究结果,许多传统观点需要我们不断进行修正。
颅咽管瘤有两种病理类型:牙釉质型(admantinous)和鳞状乳头型(squamous papillary)。牙釉质型颅咽管瘤有三个病理特点:囊变、钙化和侵袭性,传统上认为颅咽管瘤是良性肿瘤,但病理证据肿瘤学相关指标均显示了牙釉质型颅咽管瘤的侵袭性。儿童颅咽管瘤(可称为:儿童囊性颅咽管瘤)几乎全部是牙釉质型颅咽管瘤,绝大多数病例有囊变和钙化,其侵袭性表现为囊壁肿瘤向紧邻的组织(如鞍膈和三脑室前下外壁的下丘脑)侵袭性生长,有非常严重的粘连。因此,牙釉质型颅咽管瘤应该是恶性肿瘤,而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仍可认为是良性肿瘤。在较权威性的神经外科中心所报告的病例中,部分全切除的儿童颅咽管瘤也有肿瘤的复发,此点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成人颅咽管瘤的病理类型两种都有,因为各神经外科中心报告的病例数量所限,两种类型的比例各不相同。
在充分认识囊性颅咽管瘤的病理变化基础上,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Approaches的原则是:肿瘤显露充分,且要在直视下分离肿瘤与下丘脑的粘连。广义上的下丘脑是由不同结构组成的区域,包括垂体、视交叉、漏斗、终板、灰结节和乳头体。对手术医师来讲,下丘脑内侧面(第三脑室前下外侧壁)是我们要重点保护的区域,特别是肿瘤囊壁与第三脑室前下外侧壁的粘连问题。这是确保能够全切除肿瘤,并保护下丘脑的最重要原则。在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同时,术者的显微手术技术也至关重要,轻柔操作可以将手术副损伤减轻到最低程度。因此,认识、入路、技术三者构成了安全地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基本策略。应该强调第一次手术时尽可能做到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大部切除颅咽管瘤不是治疗目的。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翼点入路,此入路是处理脑底动脉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也是神经外科医师最熟练的入路。在早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中,此入路被引用到切除鞍区肿瘤。但其缺点是:要经过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眼神经等重要结构,去切除这些结构后方的肿瘤,极有可能损伤这些结构。由于显露视角的原因,不能直视处理肿瘤与下丘脑(即第三脑室前下外侧壁)的粘连。虽然可以达到全切除肿瘤,但处理粘连不当是造成术中损伤下丘脑的直接原因。选择经额部纵裂显露鞍区和经胼胝体-通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显露第三脑室,可以达到直视下显露和切除肿瘤的目的。因此,术者要熟悉不同入路的解剖和意义,这是应用新入路的最主要前提之一。
儿童囊性颅咽管瘤的囊壁为肿瘤组织,囊液来自囊壁肿瘤组织的分泌。因此,手术切除囊性颅咽管瘤一定要将切除囊壁,而不能只吸出囊液。对于没有钙化的囊壁,吸出囊液或只是部分切除囊壁,术后的头颅CT或MRI也可显示肿瘤消失,但实际上肿瘤(囊壁)仍然存在,不能称为“全切除”。术后CT可显示肿瘤钙化是否消失。术后头颅MRI可显示肿瘤病灶的解剖变化。术者的判定是主观指标,CT和MRI是客观指标,MRI不能显示钙化影像,不能取代CT检查。
下丘脑-垂体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激素水平低下和水电解质紊乱。儿童颅咽管瘤患儿术前约70%~80%有内分泌功能损害,术后患儿约80%~90%有水电解质紊乱,术后10%的癫痫发生率,肿瘤全切除率越高,术后并发症率越高。因此,围手术期的处理重点是防治下丘脑功能损害。术前要补充激素(如强的松和甲状腺素)。术后血钠的变化是诱发癫痫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要重点监测血钠变化,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对病儿的恢复均有不利影响,但更不利的因素是血钠水平的急剧变化(如上升过快或下降过快),一般24小时内血钠波动超过10 mmol/L就有诱发癫痫的危险,平稳地调整血钠水平是治疗水电解质紊乱的关键。一旦发生癫痫,病儿都有血钠异常,在用药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一定要及时调整血钠水平。
儿童颅咽管瘤患儿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是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第二性症发育差、身材矮小、肥胖、长期尿崩,等等。如何在病儿生长发育阶段给予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与内分泌功能低下和手术影响有关的是患儿智力发育问题,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