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不可敞开吃 吃前先看食物构成表

来源:健康上海12320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1-02 14:23
 

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食品”是要求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得高于0.5克,并非完全无糖。

凡是以淀粉为原料的食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可称为“糖类物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些食品在包装上标注“无蔗糖”,但会添加果糖;标注“无果糖”的可能会添加麦芽糖或蔗糖;写“不添加糖”的食品原材料本身就含糖;而写“木糖醇食品”的则可以添加任何种类的糖。这都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因此,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认真看食品的构成表,也要注意是否含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这些构成部分都是糖类物质。

“无糖食品”也会升高血糖

部分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无糖食品”不含糖,对它们不需要控制,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因为多数食品本身是粮食做成的,在人体内可分解为葡萄糖,食用不当或食用过量就会升高血糖。此外,食物中的蛋白和脂肪也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糖,很多“无糖食品”的一大隐忧就是油脂严重过量、热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依然是危险的。比如一块无糖桃酥含有脂肪30克、蛋白质2克、碳水化合物类19克,即提供了360千卡能量。

至于降糖作用,凡是有此类功效的食品必须申请蓝色标签的国食健字号,包装上没有该标注的,都是虚假宣传或者夸大宣传。

如何正确食用“无糖食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并非不能吃。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分出少量的热量,选择“无糖食品”作为加餐灵活使用。食用时还必须综合考虑“无糖食品”所含的热量和升血糖的指数,计入一日摄入的总热量中,并尽量选择以粗粮为制作原料,或者添加食物纤维等的食品,因为它们的血糖指数一般较低,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速度较慢,幅度也较低。另外,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则应避免进食可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的“无糖食品”。

毫无疑问,“无糖食品”的出现让糖尿病患者有了更多选择食物口味的机会,给生活带来了乐趣和信心。不被“无糖”标记误导放纵进食“无糖食品”,而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热量较少、血糖指数较低的“无糖食品”适量食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在平稳控制血糖的同时享受美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