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一旦得了糖尿病,将伴随终身。因此,正确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防治,对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下面,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全民就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向大家普及一下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应走出四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血糖虽然高,没什么不舒服可以不治疗
中老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由于年度体检或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化验血糖发现,这些病人往往没有感觉自己有明显的不适,故认为不需要治疗。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质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医生常与这样的病人传达这样的观点: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治疗的特点就是有效性短期内不明显。例如:同时发现糖尿病的健康程度相同的两个人,A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B患者不以为然,不治疗或未规律正确治疗,血糖控制情况较差,一年、两年可能两者看不出什么差别,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差别就会明显显现。A患者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唯一与正常人不同的可能就是更加科学的饮食及运动加上规律的用药(其实,规律的用药形成习惯后就如同每日吃饭睡觉一样,不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B患者则可能因为视力急剧下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四肢麻木(糖尿病性周围病变),下肢水肿及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等糖尿病的并发症而失去工作能力,同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不得不住院治疗。而此时,这些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往往已不可逆转,医生所可以做的工作就是积极控制血糖,延缓这些并发症的进一步恶化发展及一些对症支持治疗。因此,我们需要在开始确诊糖尿病时就积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误区二:糖尿病专用食品可以不用控制
随着糖尿病教育的普及,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认可了饮食及运动治疗。糖尿病饮食控制及食品选择的书籍可以在各大书店看到,各科医师也反复多次向患者强调,在这里就不多谈了,但目前市场上糖尿病专用食品大量涌现,其包装上往往注明“糖尿病专用食品、无糖食品”,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专用食品不含糖,只含甜味剂食品,就可不加控制,其实这些食品都是粮食,“无糖”只是指食品中不含“蔗糖”。“无糖点心”与米饭、馒头一样,进入体内也会转化成糖分,而导致血糖升高,只是可能比同类含糖食品升高血糖幅度要低一些。所以,糖尿病专用食品的食用也需要进行控制,尤其不可长期仅仅大量食用糖尿病专用食品而不食用其他食品,这样不仅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反而导致营养的不均衡及胃肠功能的紊乱。
误区三:一打胰岛素,就会上瘾,就得终生打了
这种观点往往在糖尿病的病友中流传甚广,而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胰岛素不是“毒麻药品”,它与“海洛因”,“吗啡”,“度冷丁”本质上是不同的。往往发现糖尿病时,患者胰岛细胞丧失功能已达50%,之后又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丧失,当人体自身所产生的胰岛素在口服药物的作用下已无法满足自身需要时,这时往往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这是“需要”,而不能说“上瘾”了,就如同我们饿了“需要”食物,呼吸“需要”空气一样,难道我们就能说我们对食物及空气“上瘾”么?明显不能,注射胰岛素同样是这个道理。而且,某些情况下并不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例如,当患者处于暂时性的肝肾功能异常时,某些降糖的口服药无法很好分解,所以这个时候患者要打胰岛素,而肝肾功能恢复后,可再换用口服药物。另外,目前有一种较新的观点认为: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胰腺是处于病态的,所能分泌的胰岛素能力本来相对不足,如果此时使用某些口服药物“逼迫”胰腺强行释放胰岛素,往往会导致胰腺会枯竭,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这种“竭泽而渔、鞭打病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此时采用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往往采用胰岛素泵模拟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可使得已经“筋疲力尽”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整”,同时血糖的控制可以减轻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糖毒性”,使胰岛细胞恢复其功能,可以正常工作。有很多患者可以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最终脱离胰岛素治疗,仅口服少量降糖药物或根本不需要用药,仅靠饮食及运动治疗达到长时期缓解。但是,此类患者胰岛功能已有一定损害,仍需密切检测血糖,必要时仍需要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误区四:盲目听信广告,未坚持正规治疗
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治疗糖尿病的广告满天飞,还有少数穿着白大褂的“推销员”借讲课、咨询等活动,专挣糖尿病病人的钱。各大报纸杂志上随处可见“××天根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有救了”等极有诱惑色彩的广告,看了这些广告,有些患者抱着极大的热情去咨询及购买、使用这些非正规的药物,往往耽误了病情。其实仔细研究,这些广告抓住了某些糖尿病患者“侥幸”,“想走捷径”,“求治心切”的心理,且广告内容带有带着明显的盈利色彩,。我们希望糖尿病患者明白这样一个现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还未研究出“根治糖尿病”的“特效药物”,这个信息可能让糖尿病患者感到沮丧,觉得糖尿病是“绝症”,无药可救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目前的医疗手段已经可以将患者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只要坚持长期正规的治疗,糖尿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糖尿病病患者需要了解,治疗糖尿病强调“治疗措施的个体化”,即每个患者患病长短不同,血糖控制情况不同,是否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不同,因此,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是因人而异的,那些不经过全面的体检,往往称只要服用某种药物一两个疗程,就可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的广告,明显违背了此项原则,糖尿病患者千万不可盲目相信,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糖尿病”,最科学的方法是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请专科医生根据患者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制定适合患者本身的治疗方案。并且,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要知道,血糖反映的是病情的一个“点”,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病情的一条“线”,加上血脂、血压等相关检查反映的是病情的一个“面”,而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反映的才是病情的“整体”,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正规的医院,与您的医生一起制定一个适合您的,而且是规律、全面的检查治疗方案。
姓 名:李全民
现任职务: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毕业院校:郑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专 业:内分泌与代谢病
学 历:博士
研究方向:从事内分泌专业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上具有较高水平。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慢性并发症诊治研究,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研究和治疗上具有较高造诣。在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进展速度的影响、糖尿病肾病进展影响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承担全军“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一项,曾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教育经历:曾在郑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病的临床诊治与研究工作,承担着第四军医大学、苏州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的教学任务。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北京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神经病变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糖尿病协会副会长,军队医疗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军队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炮兵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糖尿病临床》、《糖尿病之友》等杂志编委,《中华糖尿病杂志》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研究课题《家系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因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餐后血糖在干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踝肱指数与代谢综合症相关性”等八项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获得五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及医药卫生成果奖。
主要论文:在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0篇:《Association of plasma VE-cadheri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2DM patients》、《电流感觉阈值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endothelial function related factors and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degre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llitus》等。
著作、译著: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综合症》(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精粹》等6本著作的编写。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