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里,哪里就有风景;梦在何处,何处就是春天……”在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有一份深受官兵喜爱的军旅网络文学杂志《军旅文学》。说起这份杂志,就不能不说他的创办人——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副主编李骥达。
想当初,李骥达“脑洞大开”要办网络杂志的时候,身旁的战友都觉得他是给自个儿“找罪受”:“当远程编辑还不够累?”可李骥达有自己的考虑:一来军旅文学频道每天收到数百篇投稿,频道更新快,许多好作品没多久就被新稿件“顶下去”,李骥达觉得可惜,总想把好作品“集结”起来。再者,网络文学虽是“草根”,但“粉丝”却不少,全军还少有军旅网络文学杂志,这个遗憾得补上!
千难万难,难不住热爱。李骥达说干就干。在网上,他与早就结识的一群热爱文学的战友一联系,就有好几个人主动加盟编辑部。不过,战友们分布在天南地北,就像散落的拼图,要形成合力可不容易。
由于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编稿,刚开始进度很慢,第一期杂志的“原料”有点紧张。“干啥事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到最好!从今往后,我挑最重的活儿,我啥时干好,你们啥时交稿!”李骥达说到做到。他业余时间闷头编审稿件,十多天下来,一个人就编了小半本杂志。大伙儿被他打动了,也风风火火行动起来。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杂志第一篇稿件的选用上,编辑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第一篇稿件是杂志的脸面,稳妥起见应该选军旅名家的佳作。但李骥达却格外青睐列兵刘长胜投来的《雕刻师》。“这篇稿件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基层特有的朴实和真情,我们创办杂志不就是为了让热爱文学的基层战友有自己的天地吗?”李骥达力排众议。《雕刻师》发表后,果然好评如潮。
为了让杂志更专业,李骥达还从头学起网络杂志排版和美工。他一口气买了十余本专业书籍“啃”起来,有时连在食堂吃饭也不自觉地拿起筷子划来划去。战友们往桌子上一看:好家伙!原来他在设计版面!妻子怀孕待产期间,李骥达忙上加忙,可他还是舍不得放下手里的稿子。他跟妻子打趣说:“这份杂志和你肚子里的宝宝一样,都是我的孩子!”
两个月后,首期《军旅文学》呱呱坠地。封面上,霞光映衬着5名巡逻官兵矫健的身影。点击进入杂志,小说百家、散文随笔、诗词驿站、生活纪实等11个栏目的稿件篇篇精彩,“兵味”十足。看着杂志的点击量不断攀升,李骥达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在寂寞而幽深的洞库突然听见/弹药的呼吸/那些神态各异的汉子用一生的铁/在憋一声惊雷……”这首《感觉武器》是一位基层战士所写,李骥达特别喜欢,美工设计时他很是动了一番脑筋。“它写出了军人的心声。等着看,咱的军旅网络文学杂志哪天也可能是一声惊雷!”李骥达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