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深夜11点,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
值班军医王忠强从下午6点上班后,就没再闲下来。此时已是交接班,他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抢救室外传来熟悉而急促的脚步声,他赶紧丢下手中的东西,边跑边重新穿上白大褂——迎面急速行进的抢救床上,男子满身血渍,因被刀刺中性命垂危。
按压止血,监测生命体征,快建静脉通道,采备血浆,联系相关部门会诊……抢救在争分夺秒,抢救床边穿梭的医生和护士,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深夜的急诊科抢救室,听到的只有医生低沉的口头医嘱、护士复述医嘱和来回的跑步声,空气显得紧张。
腹腔穿刺、床旁B超检查。“腹腔有积液……”王忠强盯住显示屏刚说完,宋绍军医生立即联系好手术室,携监护仪器,抢救设备,与同伴一起推着抢救床奔向手术室。
一个小时过去,中刀伤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急诊室是聚集一切意想不到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样。”急诊科主任唐忠志告诉记者,正是这种不确定性,需要医生永远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最紧急的患者处理妥当。
他们是军医,医务人员每年定期接受应急训练,应急背包长期都放在值班室内。国内曾经的许多重大事故现场,都能看到陆总军医战斗的身影:汶川地震时,他们翻山越岭抢救伤员;东方之星沉船现场,他们不眠不休坚守在甲板上;江夏化工厂爆炸时,他们第一时间赶到救治伤者。
他们是军医,兼具精湛医术和仁心大爱,时刻在用抢救生命诠释军人的执着——永不轻言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