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埃博拉时期,中国医生依然坚守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12-02 09:11

经过培训,三位几内亚大夫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显微镜下神经外科手术。

  第二十四批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 陈 旭供图

2014年,西非地区暴发埃博拉疫情,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向疫区国家提供紧急援助,现在疫情已基本结束。但从历史上看,半数曾暴发埃博拉疫情的国家在疫情结束两年内都再次报告过新增病例。

当前,中国援助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三个疫区国家的医疗队、检测队、埃博拉疫苗研究人员,仍然坚守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最前线,也在为非洲卫生体系的建设倾心竭力。

利比里亚 ——

中国医生对任何疫情复发都反应迅速

今年10月22日,第九批中国援利比里亚医疗队抵达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JFK医院,与第八批医疗队交接。因为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于9月3日宣布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结束,所以,11月4日正式就诊后,队长孙丽娟感到一切都很平静。

可是,11月19日,利比里亚再次发现5个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人死亡,包括首都蒙罗维亚20多名医护人员在内的152人被隔离。而源头正是中国医疗队工作的JFK医院儿科一位10岁的孩子。这个患者今年4月刚刚康复,11月17日晚被送到JFK医院时,家长隐瞒了他的病史。看到小患者一直高烧不退,跌倒后流鼻血不止,医生怀疑他感染了埃博拉,在确诊后将他转移到了别的医院。8天后,这位小患者15岁的哥哥被埃博拉病毒夺走了生命,而他们的父母、看护人员也已确诊患上埃博拉。

“疫情反复,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但并没有恐慌。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穿上防护服,戴上双层手套、帽子、口罩等。上班前仔细检查,下班后集体消毒,目前,我们6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一名翻译、一名厨师组成的医疗队一切安好。”孙丽娟告诉本报记者,11月19日,利比里亚对复发的疫情反应迅速是得益于中国与国际社会一年多来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对当地医生的培训以及提供各种检测设施等,“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高度重视和快速反应,就算还会出现小规模的埃博拉疫情,也不太可能大规模暴发。”

尽管埃博拉疫情已经减缓,但中国医疗队的任务并不轻松。孙丽娟是个内科医生,在援利比里亚之前,她在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工作。但由于当地医院没有设肿瘤科,当地患者也不知道如何分科,除了骨折等疾病外,一般都会看内科,因此,孙丽娟除了要诊治疟疾、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以外,也常常要诊治肿瘤、关节炎等病症。

正式就诊的第二周,第九批中国医疗队就在JFK医院出了名。妇产科医生蒋晓彦在检查一位流产后腹部胀痛、流血不止的患者时,怀疑被误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可能是宫外孕破裂。她给这位患者重新做了彩超,结果更加证实了她的判断,她当即告诉利方医生需要备血立即进行腹部手术,否则患者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由于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只有一个手术台,利方医生就告诉蒋晓彦不必着急,会安排其他医生处理,蒋晓彦却坚持要和当地医生一起立即为患者进行手术。几小时后,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水平,被推出手术室准备下一阶段恢复治疗。这时,蒋晓彦才放下心来,回到驻地,她说:“没有哪一个医生在看见病人有生命危险时会视而不见,我必须负责到底。”

JFK医院首席医疗官约翰逊是妇产科医生出身,在得知蒋晓彦的故事后,对中国政府派来的“白衣天使”们更加信任。不少患者也提出一定要请蒋晓彦为他们做B超,就这样,一个妇产科医生又同时当起了放射科医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