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医院启动绿色通道两小时成功抢救脑梗塞患者

来源:解放军第123医院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5-11-30 15:25

11月5日下午1点,距离吴教授突发急性脑梗塞已经过去3个小时,这天中午,当大家如往常一样享受半天劳累后的欢愉时,第123医院脑血管病专科中心的医护人员,已与死神赛跑了2个小时!

11月5日上午10点,蚌埠装甲兵学院吴教授突然出现不能言语、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家人发现后迅速将他送至第123医院脑血管病专科中心。经头部CT检查显示:急性脑梗塞。

杨世泉副主任、余本松副主任及薛东章主治医师接到电话15分钟后迅速赶到介入导管室,考虑到患者从发病到入院仅一个小时,符合急性脑梗塞大血管闭塞内介入治疗的时间窗,随即紧急启动急诊脑血管病绿色通道,于60分钟内协调急诊科、医学影像科、放射科、心电图室、检验科等相关科室为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

据检查结果,吴教授被最终诊断为心脏栓子脱落引起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过造影发现,患者血管严重迂曲,介入治疗入路不理想。“能不能采取血管内支架取栓?”杨世泉副主任的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但接下来一连串的隐患又摆在了大家面前:由于血管迂曲严重,微导丝能否顺利通过闭塞部位?输送支架的微导管能否到位同时又不引起血管痉挛?心源性栓塞能否即刻实现血管再通?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钟的缓滞,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多危险。杨世泉副主任、余本松副主任当机立断,决定为吴教授进行支架取栓手术。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大家的共同配合下,微导丝经杨世泉副主任之手顺利通过病变部位,微导管成功到达闭塞部位。随后,依托造影成像,顺利送入支架,支架定位准确,释放5分钟后,迅速拉栓,血管成功再通。就这样,从吴教授发病到实现颅内血管完全再通,只用了3个小时!笔者了解到,自2014年10月份第123医院在蚌埠市首建脑血管病绿色通道以来,该院专科中心已为40余位患者赢取了最佳治疗时间。

术后第二天,吴教授就完全恢复了肢体及语言能力,考虑到他身体同时受冠心病、二尖瓣狭窄、房扑等危险因素影响,脑血管病专科中心又为他“私人订制”了一套治疗方案:抗凝、抗血小板及高压氧治疗。截至笔者发稿,吴教授已行动自如,未遗留任何偏瘫或语言障碍等后遗症。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风险从来都与成功相伴相生,我们不能因为危险因素的存在就畏手畏脚,止步不前。医护人员要做的是操控风险,而不是为它所控,我们组建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用速度赢取主动权,把因时间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绿色通道介入小组负责人杨世泉副主任一字一顿的对笔者说。

有人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医学则是上面的补丁。而第123医院脑血管病专科中心的医疗团队努力让这补丁尽善尽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