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八旬老军医社区义诊10年 病人多到数不清

来源:成都日报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11-02 08:15

10月30日又是一个义诊日,大面街道好日子社区广场休闲亭内,86岁高龄的范忠贵一大早就来到这里为居民看病。听诊、询问、判断、开处方……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每月10日、20日和30日是这位退休老军医固定为大家义诊的时间,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五年。就算不是义诊日,平时社区里谁有个头疼脑热,找到范忠贵他也从不推辞。他说自己从贫苦农家娃成长为一个医生,要不是别人的帮助,他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现在他虽然退休了,但也要发挥余热,只要头脑还清醒,他就要把义诊一直办下去。

医术高明 花小钱治大病

进入深秋,早晚天气已经很凉了,但义诊现场却热火朝天。上午9点,范忠贵准时出现在休闲亭里,听诊器、血压计等常用器材摆放在桌子上。居民们排着队,秩序井然,每一个病人,范忠贵都认真询问,吃过什么东西,有什么症状,再细微的细节他都不放过。正在等待看病的居民张惠琼说,这些年,没人能数得清范医生究竟看过多少病人。“反正在社区,大家都知道生了病就找范爷爷。拿着范爷爷开的处方去抓药,不仅花钱少,病也好得快。”

范忠贵年轻时是一名军医,部队转业后,他进入成都中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级机关第二门诊部工作,曾是省级领导的保健医生。现在,86岁的他每月三次定时在社区开展义诊。

前来找范忠贵的病人大多数是慢性病或经治疗效果不佳者,他们在范忠贵的帮助下,都很快得到了康复。社区群众唐如义说起范爷爷,就止不住地感谢。他说,有一次他患病,住院、检查、输液、打针近半个月,花去近两千元。后来,他按照范医生给出的药方,到药店买药服下后,很快就好了,“前前后后总共才花了十多块钱。”

不管刮风下雨 义诊从不间断

其实范忠贵的义诊路从10年前就开始了。2005年,退休后的范忠贵和老伴来到社区养老,不久后,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他是一名退休名医,医术高明,有个小病小痛,便经常找到他,请他瞧瞧。面对居民的请求,范忠贵从不推托,都会耐心接待,细致看诊,遇到腿脚不方便的居民,他还要主动到居民家中为他们看病。渐渐地,找他看病的居民多了,范爷爷想到居民们有需求,自己身体也还算硬朗,便打算发挥余热,自己办一个义诊服务点。2010年,范忠贵和社区商量,在社区老年活动休闲亭内办起了一个临时的诊点,将每月的10、20、30日上午设为固定的义诊日。

好日子社区书记冯裕益回忆,几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义诊从不间断,范忠贵不收一分诊疗费,也没给社区提过一个条件。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天上飘着雪花,范忠贵坐在休闲亭里顶着寒风给居民看病。路过的冯裕益看着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他马上让社区工作人员找来几块纸板给范爷爷遮风避雪,还为他买了一个暖手袋。“范爷爷心肠好,啥都不图,只要把大家的病治好了他就高兴。”冯裕益告诉记者。

做人不能忘本 用所学回馈社会

每次义诊日,前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最多一次一上午看了54个人,范忠贵从不喊累。就算人再多,他都要坚持为居民服务完才“收工”。最晚的一次,他从上午9点忙到下午两点多才吃午饭,让老伴格外心疼。最近三年,仅义诊日,范忠贵就为近4000人次看过病,厚厚的十多本治疗记录本,见证着他的付出与辛苦。不少居民想感谢他治好病,买些水果、营养品或是钱登门感谢,都被他一一拒绝。“为大家看病,我不图什么。”

虽然辛苦,但范忠贵却乐此不疲。他说,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只要自己有精力,这样的义诊就会持续下去。“我出生在山西农村,因为家里穷,我13岁就离开了家。后来到了部队,从卫生员做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医。做人不能忘本,我能有今天,完全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范忠贵说,他愿把60余年所积累的医学知识,无私奉献给社会,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以此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之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