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血管与机器之间的「生命通道」——记长征医院血透中心医护团队

来源:长征医院责任编辑:张兆国
2015-10-30 08:58

连接血管与机器的“生命通路”——记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

不要对我说“你青春的花朵凋谢得太早了”/不要对我说“你生命的火花就要熄灭了”/我们的生命在此得到延续/我们不寂寞、不悲愁……

耄耋之年的李怡宁教授,罹患尿毒症18载。患病之初痛苦不堪,只觉生命或将走向尽头;然而不曾想到,在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悉心照料下,她顺利度过漫漫18年。在床边,她书写上述小诗一首;在床边,她坚持完成科研项目;在床边,她还翻译出版《聚合物粘弹性引论》(第三版)和《解读及习题详解》,为我国相关领域弥补了学术空白。每每谈及这些,她动情说道,“我感激这里的护士,她们延长了我的生命,让我有余力为党服务,不辜负党对我的栽培!”

在长征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大楼内的血透中心,每名患者均需长期血透,隔天来“报到”,护士长陈静从事血透护理22年,她笑言,“在这儿,我就是幼儿园妈妈,患者就是孩子,只要他们快乐、他们安全,我便放心。”

收获“血浓于水”的情感

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十之八九因为患上尿毒症。长征医院肾内科梅长林教授言简意赅介绍:尿毒症又称“腰子病”,肾脏坏了,人体无法正常排水、排毒;在无法替换肾脏的前提下,血液透析成为患者维持生命的选择。肾内科主任郁胜强教授解释,血液透析“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一条连接着患者血管、透析机器的通路,便是生命线,如果说生命线的建立靠医生,那么,此后漫长时间的维护,全部需要靠护士。

自患病那刻,无数患者与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士的缘分已悄然结下。两层楼面、6个病区,每周有600余名患者前来透析,每次治疗持续4至5小时。这期间,因彼此朝夕相处,患者收获了更长生命、亦收获了类似于“血浓于水”的情感。

13年前,女孩沈雁波名校刚毕业,大好人生蓝图正徐徐展开。一纸诊断书如晴天霹雳,将她与家人击得崩溃。陈静至今记得,沈姑娘送进来时已患有肾性脑病,持续昏迷;虽然接受治疗后转危为安,但她不愿接受生病的事实,郁郁寡欢。陈静看着女孩的样子,心跟着碎了,“那么好的孩子,却要承受如此残酷现实,我们怎么样也要帮帮她!”

每名患者都会经历鲜明的情绪曲线图:从否认、宣泄,到平静、接受;平静的岔道口,有人会选择积极面对、有人可能会消极轻生。陈静领衔的护理组,将与每名患者的情感沟通形象比喻为新婚。拿捏好患者情绪,有的放矢加以疏导,实现最佳疗效。

沈雁波亦不例外。陈静来到她身边,起初并无太多言语,只是默默为女孩洁白的手臂上做好瘘管,以备治疗所需。这瘘管形成的血管通路,便是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她用尽巧心思,有一搭没一搭,与沈雁波床旁的患者聊天,“上次看到你家里聚会照片,好不热闹!”、“去旅游玩得开心吗?气色看着挺好。”……

润物无声,女孩听闻病友故事,渐渐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学会用更坚韧、更淡然的心态迎接生活。

时光荏苒,而今,沈雁波已38岁。13年透析过程中,她的手臂因治疗被扎过4000余个针眼,由于护士技术高超,针眼穿刺过的手臂意外的漂亮平整,她从未出现过瘘管感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她坚持着工作、每年都会与家人远游。就在前不久,她与妈妈一起前往日本旅行,在当地透析时,护士赞叹,“中国护士技术了得,难怪您可以如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 

每寸皮肤是“一亩田”

“我们要用事实告诉每名透析患者,即便罹患重症,您也值得拥有良好生活质量。”陈静带领60余名透析中心护士,驻守着这一百张床位。让透析患者的生命尽最大可能延长,护理工作可以大有作为。护理组骨干刘玲玲介绍,采用正确、规范的穿刺方法,才能保护好患者的生命线。具体说来,每名透析患者都可能要打针数千次,患者有瘘管的手臂犹如一块田,要怎样“耕出最大面积”颇有讲究。“老疤”穿刺虽不疼,但不开垦新的穿刺点,长此以往,便会为瘘管后遗症留下隐患。

普及最先进的治疗、护理理念,有计划地设计好每名患者的穿刺位置、未来穿刺方案,由此为患者带来良好治疗效果。数据显示:长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血色素平均可达到110至120克/升,高血压达标率大于90%,矿物质骨代谢紊乱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生存期延长了、生活质量也跟着提高了。技术提升之时,服务也持续改进。2009年,长征医院创新“时间换空间”的理念,启动国内唯一的夜间长时间透析服务,满足了80余名患者的夜间透析之需。

肾内科医生、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医护团队共同组成透析患者的守护方队;每名患者的血流量参数怎样设置、体外循环到底要不要抗凝、血管通路怎样实现最长效应用……患者看来不过是“躺下、打针、接管子”的三部曲,背后凝结了医护点点滴滴的斟酌与考量。

年过半百的张勤,已在长征医院血透中心度过了廿年时光。从罹患疾病的那刻起,她先后收到了25张病危通知单,每一次皆因医生、护士的倾尽全力,最终化险为夷。张勤感慨道,“长征医院给了我一次又一次重生的机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血透患者常会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张勤清晰记得,每次刘玲玲来擦血渍、污渍,从来不皱一下眉,只是轻轻抚摸下她,“还好吗?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吧。有事叫我。”……于她而言,长征医院有着令人放心的硬件、软件,更有富于人情味的情感。

数载无休只因“胆小”

透析患者在长征医院重新找到了生活坐标,而护士们,早已把坐标的原点,定位在医院。自从担任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长的工作后,陈静15年来从未休过一次假。以她的工龄,每年可享受的20天假期,年年全部报废。护士长坦诚说道,“不休假,主要是因为我内心的‘恐惧’。”对透析患者来说,医疗安全是所有治疗的生命线。看似风平浪静,一旦医疗安全有半点闪失,患者的生命便会危在旦夕。“我胆子很小,如果休假也会心里吊着医院里的事,不如干脆来医院算了。”

15年来,她每天都在与透析患者、透析机器、透析耗材打交道。而护理组的60余名护士,毫无怨言地跟着她,为每名患者倾心服务。陈静说,“我这里没有丰厚报酬,甚至连休假都无法保证。医院与科室能给的,只有一份工作的成就感。”

陈静设计了“高年资护士传帮带”模式,每名高年资护士无需轮换夜班,但必须承担带教工作。此举有效稳定了护士队伍,实现了血液透析中心人才队伍的阶梯发展。正因如此,透析中心的护士离职率常年维持在低水平,高年资护士比例持续走高。

队伍稳定了,长征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收获一串骄傲的数据:血透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77.3%、10年以上存活率高达40.5%。

付出之时,收获更多。芮文芹、李书昌两口子都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护士。芮文芹负责A1病区的20余名患者,他们其中透析时间最长的,达28年之久;最短的也有五六年。一周休1天、没有节假日,小夫妻常常在医院见面的机会比在家里还多。“隔天见到患者一次,早已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老师。”

张勤学中医出身,看到护士疲惫了,她会手把手教中医知识,告诉她们疏通哪根脉络、按摩哪个穴位可以解乏。“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帮助她们,她们带给我健康、快乐,只希望她们也能过得好。”因为享受着长征医院给她的这份大爱,张勤决定蒋大爱延续下去。就在不久前,她办理好遗体捐献手续,希望有朝一日,能用自己微薄之力回馈充满爱与温馨的社会。

(摘自 解放日报)

在这里,找到患者信任的理由——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夜间服务探访记

深夜,除了急诊和住院病房,没有一家医院的诊疗科室还会接待病人。但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是个例外——这是全国唯一一家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透中心。

为什么一个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要开夜班?

“因为需要血透的病人太多了,每天多开一班,就可以多让80位患者得到治疗。”

“因为夜间这8小时一班的长时间透析,可以让部分病人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因为尿毒症患者也要过正常的生活,多开夜间这一班,他们治疗完了第二天就可以照常去上班。”

“因为这样对病人好!”

……

“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好!”拥有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血液净化技术,如今的长征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是国内很多尿毒症病人“解毒”的首选之所。上周末的深夜,本报记者蹲点血透病房,试图从护理组通宵服务患者的近旁,寻找患者信任长征的理由。

加开通宵服务,“以时间换空间”

这是一位尿毒症患者的自述:“我们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些中了毒的人,毒性定期发作时,就必须要有解药解毒。”

尿毒症,在临床医学上也被称为慢性肾衰竭。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病人需要定期到医院做血液透析。

10月23日晚9点过后,长征医院6号楼整整占据两个楼层的血透中心病房,被灯光照得敞亮,护士们正在近100张病床边的一台台血液透析机旁忙碌着——连接透析液、冲洗管路、准备穿刺包……

晚上10点,病人们陆续来了。“小妹,侬好呀。”在3楼的一间血透室,有的病人一边铺床,一边和护士热络地聊开了。

和普通医院的血透室相比,长征血透中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从2009年开始,每周一、三、五加开了夜间长时服务。

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长征医院原肾内科主任梅长林教授算过两笔账。第一笔账关于病人:加开通宵血透服务后,可以一下子多接收80来位病人。对常年“一床难求”的现状来说,这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办法。

可当梅长林算第二笔账时,却不免心疼:夜间长时服务推出后,护士必须在“三班倒”的基础上再开出第4个通宵班头,护理团队的工作量大幅上升。

但肾内科仍然决定坚持。梅长林说,加开夜间长时服务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一部分病人获得更理想的血透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透析并发症。“举个简单例子,一个病人做血透,拉水4千克原来需要4小时,现在用8小时,时间多了,透析会更加彻底。”科室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夜间血透6个月后病人血磷、iPTH值显著下降,血钙水平维持稳定,病人贫血现象减少。

于是,记者就看到了这样一幕:有的病人是拎着公文包“入住”的——做完通宵血透后在病床上多躺1个小时,次日就直接去上班了。而年纪大一点的病人,像65号床的阿姨,做好血透第2天直奔小菜场……梅长林说,随着血透技术的发展,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帮助更多病人活下去,而且还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重新实现自己的价值。

难度最高穿刺留给最资深的护士

病人做血透,从穿刺开始。每个病人的手臂上要连扎2根穿刺针连通两根血管通路。其中一根管路是把病人的血液引进透析器,通过机器的工作,排掉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然后经由人机血液循环回路,通过另一根管道把净化后的血液送回体内。

“小盛,谢谢你哦!今天(打得)也蛮好的,不疼。”65号床的阿姨说话中气足。她有一条典型的尿毒症患者的手臂:左手臂中间就像长出了一段小茄子,这高高隆起的肿块,是常年做血透,血管严重扩张造成的。

这条变形的手臂,并没有难倒给她做穿刺的护士盛美美。盛美美是这天当班护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虽然工作只有1年,但在这个病房,她已经站稳脚了。

大概没有人会体贴地去计算一个尿毒症患者一年要打多少针,长征医院血透中心却把这当成大事——一个患者1周血透3次,手臂上一次扎2针,一年就要扎312针。每根穿刺针直径1毫米左右,要是护士穿刺时失手,不仅病人会疼得哇哇叫,而且由于病人静脉做过造瘘手术,血流速度比常人快,一旦穿刺失败,血液会直接喷到天花板,后续的止血、重新穿刺都意味着大麻烦。

晚上10点15分到11点,是病人穿刺的“高峰期”。这一天,28岁的护士杨茜已连续“救场”两回。“都是穿刺难度比较高的病人。”

杨茜是这天当班的15名护士中比较资深的一位。她告诉记者,为了病人好,血透护理组团队有个传统:遇到穿刺难度最高的病人,护士没十足把握绝不会逞强,都会主动转交给团队里更资深的护士操作。

“我的带教老师手里就有这样的病人,手肿得跟小腿一样粗,只有我老师能应付。”盛美美说。

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有一个让病人放心的纪录:一次穿刺成功率几乎100%。

“我负责治病,你负责信任我”

能获得那么多患者的信任,全因为长征血透中心把守住尿毒症病人的“生命线”,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呵护生命线,需要高质量的护理作为后盾;而构筑生命线,则需要精湛的专业技术”。

接受血透治疗前,患者都接受过造瘘手术,让左手臂上的一根静脉实现动脉化。肾内科主任郁胜强介绍,为病人构筑“生命线”会遇到各种复杂棘手的情况。比如,有的病人年事已高,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血管硬化又偏细,要找出一根适合做瘘的血管并不容易,需要医生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突破技术难题。“做内瘘手术时,医生要把病人静脉的一端接到一根动脉口子上,这可是个复杂而精密的技术活,都是一针针手工缝合的。”有些转院病人此前经过多

(摘自 文汇报)

信誉最好的血透中心这样炼成——记长征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医护团队

口渴了,该如何解渴?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却是天大的难事:由于自身缺乏代谢功能,他们平均每天喝水的量,被严格控制在2千克以下。畅饮,因此成为尿毒症患者的奢望。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望水止渴”的这一特别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尿毒症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每年新增13万患者,其中8%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为了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26年来,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用勇气、爱心和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个生命救治的奇迹。从最初的3台简陋的血透机起步,到目前已拥有100台国际先进的血透设备,长期血透病人数由最初的10人增加到如今的580人,年透析8.5万例次。

这是一串令长征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骄傲的数字——

这里创造了十多年来无一例重大并发症的纪录,诞生了透析存活28年、血透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77.3%、10年以上存活率40.5%的生命奇迹。

“全国规模最大、患者最多、信誉最好的血透中心之一”这个称号,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尿毒症患者的福音,背后凝聚着无数长征人的奉献。

消化科骨干“转身”筹建肾内科

“我是半路改行的!”上海长征医院第一代肾内科人、现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梅长林教授告诉记者。

上个世纪80年代,梅长林从二军大毕业后留在了消化内科,并很快崭露头角,相继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但就在此时,一个特殊的病人改变了他的从医轨迹。

那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因为肾功能衰竭,不能正常饮食,长时间的饥饿导致消化道和直肠癌变。患者痛不欲生的呻吟,撕扯着梅长林的心扉。“这个病人群体太痛苦了,连最基本的饮食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一定要想点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他查阅大量资料,却发现“肾功能衰竭”这个顽症,消化科医生完全帮不上忙。正巧医院当时正在筹建肾内科,梅长林便主动要求转岗。

在许多人眼里,己在消化内科崭露头角的梅长林这次“转身”,无疑是“自毁前程”,但梅长林却从那一天起,把自己的人生与“把患者的生命高高举过头顶”这份信念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当时肾内科整体水平在上海处于劣势,总共只有三四名医生、十来张床位和两三台血透机。梅长林“铆”足了劲,努力寻找解决患者病痛的良药。1993年,他从国外学成回国时,将自己节省的上万美元助学金全部买了实验试剂、仪器和英文原版资料,装了整整16箱。正是凭借这些特殊的“行李”,梅长林和他的团队很快组建了国内首个多囊肾病专业实验室,并相继诞生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透析患者肉碱缺乏症的概念,首次证实了肉碱缺乏症是促进慢性肾衰竭并发症出现和恶化的重要因素,并据此研制了左旋肉碱口服液和注射液,只要病人在血透过程中及时补充这种口服液或注射液,就能有效地消除由血透带来的不良症状。多年来一直撕扯着梅长林心扉的那个心结,终于解开。

(摘自 文汇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