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讲解包绕颈内动脉大血管的肿瘤切除手术经验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作者:顾建文责任编辑:胡骏
2015-09-01 09:33

作者简介:顾建文,著名脑外科专家,博士导师,解放军第306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全军神经外科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理事。

回顾病例(手术时间2006年)一例包绕颈内动脉的蝶骨棘内侧型脑膜瘤切除术病例,手术全切肿瘤,术后患者肢体活动、意识、生命体征佳。虽然时隔十年,但仍然是国际上风险风险极大的手术。

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内起自前床突外抵翼点。早年Cushing将蝶骨嵴脑膜瘤分为内、中、外三个部位Watts建议将此传统的定位分类方法简化为两型,即内侧型和外侧型肿瘤多为球型,可以向周围各个方向生长。蝶骨嵴脑膜瘤可向颞部、额部和额颞交界处生长。内侧型肿瘤可起源于前床突,向眼眶内或眶上裂侵犯也有少见的肿瘤向前颅窝底生长,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早期不出现症状。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供血动脉主要来自眼动脉分支,如肿瘤向前颅窝发展可见筛前动脉供血,同时可见颈内动脉虹吸弯张开,有时颈内动脉受肿瘤直接侵犯,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如脑膜中动脉,出现典型的放射状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在静脉期比动脉期更明显,因肿瘤压迫,侧位像可见大脑中动脉一般被抬高,在脑血管造影同时,见到颈外动脉供血者,可同时行血管栓塞,使手术出血减少。MRI对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密切,通过血管流空效应可显示重要血管在肿瘤中间,,增强后扫描可提示肿瘤血供由颈内外动脉供血。

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内侧型脑膜瘤由于可能侵犯海绵窦和颈内动脉而尤为困难。无论是内侧型或外侧型,目前多采用以翼点为中心的额颞入路。对于直径大于2.0cm的肿瘤,不要企图完整切除肿瘤,以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在分离肿瘤与大脑中动脉的粘连时应特别小心,对于大脑中动脉的任何分支都应小心将其自肿瘤壁上分离下来,如分离确实困难,可将与动脉粘连的部分瘤壁留下来,尽量不要损伤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以免术后造成严重的后果。

内侧型肿瘤的深处是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多数情况是肿瘤呈球形生长,将颈内动脉向内推移,少数情况是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前者,肿瘤与颈内动脉和视神经之间有一层蛛网膜相隔。手术显微镜下,包膜内切除肿瘤,使术野空间扩大,再将瘤壁向一方牵拉,可以找到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小心分离,多能全切肿瘤。如确有困难,不可勉强。但如肿瘤将颈内动脉包裹,颈内动脉可呈环状缩窄,甚至闭塞,此时切除颅内动脉四周的肿瘤确有困难。

侵犯海绵窦的肿瘤,近年已能做到全切除。分离肿瘤时应注意辨认和保护Ⅲ、Ⅳ、Ⅵ脑神经,对于海绵窦的出血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明胶海绵),止血纱布,肌肉等材料压迫止血。

减轻对脑组织牵拉,在显微镜下先分离阻断颅底硬膜向肿瘤供血,再分离阻断额颞叶底面脑组织血管向肿瘤供血,采用边切除肿瘤边止血方法,使瘤体积缩小瘤壁蹋陷,再将瘤壁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离,颈内供血血管由病理滋养血管发出,电灼后锐性剪断,处理肿瘤内侧部分时,用吸引器吸除瘤组织,看清颈内动脉,视神经或大脑中动脉,仔细辨认发出向肿瘤供血分支,电灼切断,切忌损伤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引起致命性后果.用罂粟碱浸泡术区。

本手术风险极大,要求术者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及丰富的解剖知识,才能保证患者术后高质量的生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