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周博士:擅长脑肿瘤、脊髓肿瘤、脑积水和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
46岁的男性病人,这次来空军总医院的目的,原是慕名中医正骨科准备做手法推拿正骨治疗,可是经过细心的检查发现,颈椎6-7椎管内有一个肿瘤。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感觉双腿麻木,尤其是左腿,一直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也一直做着腰椎的理疗、按摩、睡硬板床,可是没有任何好转,并且麻木感从腿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今年4月份,胸部开始有束缚感,就如同皮带紧紧地捆着胸廓,喘不上气。而且,左腿也开始活动不利索,排泄大小便也越来越费劲。
单侧半椎板手术入路切除肿瘤的好处在于:对脊柱的稳定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微创,所以手术操作空间比较狭小,对显微手术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切开皮肤后就全程在显微镜下操作,显露半侧椎板。
用椎板咬骨钳去除棘突基底内侧的骨质,扩大空间,直至显露硬脊膜囊的对侧。
由于肿瘤体积较大,为了避免过度牵拉脊髓,对侧椎板也做了部分切除才完成整个肿瘤的全切。
麻醉清醒后,病人感觉自己的胸部束缚感已完全消失,双下肢可自主活动。术后第三天就可离床活动。
【相关知识链接】
有关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入路是全椎板切除,术后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目前,一些医生提倡使用单侧半椎板入路,这种微创的手术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便的的地方。我检索了一篇韩国医生的文献供大家参考:Dong Kyu Yeo, Soo Bin Im, Kwan Woong Park, et al., Profiles of Spinal Cord Tumors Removed through a Unilateral Hemilaminectomy, J Korean Neurosurg Soc 50: 195-200, 2011(下面的插图:部分为文献中的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单侧半椎板入路用于椎管肿瘤切除手术是在1991年由Yasargil最先开始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现代显微外科设备的发展,使得单侧半椎板手术入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使用价值日益增加。许多神经外科医生都报道了这一手术入路的使用效果。小的椎管肿瘤通过半椎板入路切除——没有困难。然而,对于椎管内体积较大(几乎完全占据整个椎管)、占位效应明显的良性肿瘤而言,椎板切除的范围和程度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
单侧半椎板切除与全椎板切除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术后的脊柱稳定性不受明显的影响。但是,目前半椎板手术入路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主要是因为部分神经外科医生认为,通过半椎板入路狭小的操作空间,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切除不完全,并还可能造成脊髓的副损伤。
计算椎管肿瘤的占位比(选取肿瘤最厚层面计算):(肿瘤面积/椎管面积)X100。
手术方法和技巧
俯卧位,全身麻醉。手术医生仅需一名,器械护士配合。分离单侧椎旁肌肉及单侧椎板。自棘突根部开始磨除椎板,显露硬脊膜,注意要保护好关节突。
为了克服单侧半椎板视野狭小的问题,有几点小技巧可供借鉴:1.从内向外用椎板咬骨钳去除部分棘突基底的骨质和软组织,扩大椎管内的操作空间;2.术中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可为硬膜外和硬膜下的操作提供更合适的空间;3.肿瘤内减压或分块切除有助于肿瘤边界的分离和完整切除;4.如果为囊性肿瘤,囊液的穿刺、抽吸也可使肿瘤的分离变得更为简单;5.切开硬脊膜后,将同侧的硬膜缘缝吊在关节突附近的肌肉或筋膜上;
6.将棉片放置于椎管的上下两极,以防止血液流入硬膜下腔;7.术中CUSA(超声吸引)并不能带来任何帮助,这是因为操作空间狭小;8.用7-0或8-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
对于椎管肿瘤的切除手术而言,传统的手术入路是全椎板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为传统的医生提供了熟悉的、宽广的手术视野。但是,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入路有其弊端,使得术后的病情恢复变得有些复杂。比如,这种传统的手术入路可以产生1.脊柱的不稳定,导致脊柱的畸形;2.硬膜外组织的纤维化;3.椎管骨性保护结构的缺失以及4.术后多发脊柱轴性疼痛。众所周知,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尤其是儿童)通常都是由于脊柱的不稳定造成的,导致脊髓的前方受压,引起进行性脊髓损伤。
为了减少术后脊柱并发症,众多医生开发了多种手术技术。一些医生提倡进行椎管成型术,以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硬膜外瘢痕形成。
然而,这种意愿未必如想象中的美好,因为椎管成型术虽然重塑了椎管,但仍然破坏了脊柱后柱的韧带结构。黄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完整被认为是维持脊柱动力稳定性德关键结构。Ta?kashi等认为,广泛的椎管成型术也可能会导致脊柱的曲度畸形。单侧半椎板手术入路并不损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以及对侧的椎旁肌肉。基于此,单侧半椎板手术入路对脊柱背侧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全椎板切除甚至椎管成型。
单侧半椎板手术入路的优势在于:减轻术后疼痛、早期离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该手术入路的缺陷则是:由于棘突和同侧关节突的遮挡,手术通道狭小。这也是为什么该手术入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Dong Kyu Yeo等介绍了一些手术小窍门:1.硬脊膜切开后,只将切缘的外侧悬吊于关节突周围软组织,这样可使硬脊膜囊向外侧轻度牵拉移位,以提供更好的视角和更大的操作空间。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由于胸椎管空间较为狭小,因而相比颈椎和腰椎而言,胸椎管的单侧半椎板手术入路操作更为困难。这里,可以通过调整手术显微镜角度或是向对侧倾斜手术床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