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健康话题>>全民保健 >>正文

焦虑障碍“潜伏”在你我身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杨叶芃责任编辑:郝思嘉2015-01-08 02:13

专家介绍

杨叶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军区261医院脑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军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专家组成员。一直从事精神疾病及临床心理的诊断与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及睡眠障碍等精神类疾病有丰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认识焦虑

焦虑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与恐怖相联系的不愉快的体验,每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都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焦虑。例如,有的人在参加考试前,越是临近开考时间,越感到尿频,一次又一次去卫生间,同时感到心脏狂跳不止,呼吸也变得不均匀、喘大气;又如,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下级汇报时说话结结巴巴、心慌出汗,该表达的意思也表达不全就是焦虑。

焦虑并不完全是坏事。适当的焦虑,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往往能够激发人体能量,调动机体的生理防御功能,增强人的心智活动,使人身体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得以发挥,有利于去应付即将发生的事情,摆脱困境。但是,我们常见的焦虑,往往是应激反应过度,超过了需要的程度。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与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按焦虑症状的表现,可分为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精神焦虑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焦虑是在精神焦虑的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肉紧张性震颤、手抖等。

什么是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又称焦虑症或焦虑性疾病,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其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而且经常与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依赖症等合并存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28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人群中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年患病率为5.6-19.3%。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焦虑障碍年患病率为2.7%。焦虑障碍发病的年龄较早,80-90%在35岁以前发病。易患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有5个:一是有焦虑障碍家族史;二是儿童期或青春期焦虑障碍史,严重害羞、早年不良的教育方式;三是曾经有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包括受虐待;四是女性、未婚、离异、丧偶、教育程度低、失业、低收入群体;五是共病精神障碍者,尤其是抑郁障碍患者,常常同时存在焦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