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置身气势磅礴的改革强军时代大潮,军队院校如何抓住机遇、办活建强、争创一流,为实现强军梦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主阵地。习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置身气势磅礴的改革强军时代大潮,军队院校如何抓住机遇、办活建强、争创一流,为实现强军梦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坚定不移坚持政治建校方向。我军院校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沿着正确政治方向阔步前行的历史。从井冈山时期创建红军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创办抗日军政大学,到新中国成立后各类院校创建发展,都始终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校治校。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实现强军目标的使命职责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形势,推进新一轮院校改革,必须毫不动摇遵循政治建军方针,坚持以习主席政治建军重要论述为改革强校的“纲”和“魂”,强化“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办学治校的政治定力。要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思考把握办学治校的重大问题,把维护核心、看齐追随作为党委思想政治领导坚强有力的根本检验,既看政治态度和认识深度,又看落实具体行动,防止只表态不落实;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的质量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党性教育成效的根本检验,既看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水平,又看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打牢坚定“四信”根基;把全面肃清郭徐流毒影响、解决突出问题,作为落实古田全军政工会“下篇文章”的根本检验,既看思想站位高度,又看解决问题实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纯正校园政治生态;把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的根本检验,既看三尺讲台无杂音,又看教学科研讲政治,把政治建军要求高标准、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具体实践中。
不断增强人才至上办学理念。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培育一流军事人才,治校者、为师者首先要成为一流人才。当年办抗大,正是有大批身经百战的指挥员当教员,才培养出大批能打仗打胜仗的优秀军事人才。创办哈军工,毛主席亲自点将陈赓筹建,陈赓大将依靠名家育英才,以“端盘子、搭梯子”的胸襟,很快聚集了国内外大批知名专家,成就哈军工辉煌。实践证明,“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新一轮院校改革,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为集聚办学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院校党委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为我所用,防止人才流失浪费,努力打造一支堪当办学重任的“四有”师资队伍;采取党性教育、任务历练、培训交流等举措,持续抓师德师能师风建设,培养出更多信念坚定、师德高尚,晓于实战、素质过硬,行为示范、师风严谨的优秀教师;扭住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用力,树牢“端盘子、搭梯子”“为教为研为学”等思想,打造爱校敬业、尊师重教,忠诚尽责、勤奋务实,甘于奉献、甘当绿叶的优秀管理保障队伍。
积极弘扬优良传统。好校风是办学治校特有内涵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把军队院校建强,就要铸牢培育优良校风这个基础工程,站在培养坚定举旗人、可靠接班人、出色圆梦人高度,站在永葆本色、传承历史高度,来认识优良校风的特殊重要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注重结合院校新体系布局,深入挖掘特色鲜明的优良校风,凝练校训、校歌、校赋等精神内核,使红色传统基因在改革中融合传承,成为凝聚教职员工合编合力合心、开创建设新局的一面精神旗帜。坚持从高从严从紧原则,以高于部队、严于部队、先于部队的标准抓依法治校,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培育清新清爽清朗的教风、研风、学风和考风,使之成为滋润学子心田的“营养剂”、纯正校园政治生态的“净化器”、凝聚军心士气的“粘合胶”。
勇于创新推动院校建设不断发展。习主席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技术雄厚的优势,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院校是人才、知识、创新的富矿,对于推动军队创新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新一轮院校改革,是体系结构的重塑、资源配置的重组,把军队院校建强,需要尽快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大力释放办学新活力。需要瞄准强军兴校的难题开展创新,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各方力量资源,解决好改革强军新征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走出一条具有军队特色、服务备战打赢的办学新路子。需要着眼办学特色优势开展创新,优化教学布局,突出强军新学科建设,在打造鲜明特色和提升质量上用力,向打仗靠紧、向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聚焦、向提高新质战斗力贴近,提高办学综合竞争力。需要瞄准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展创新,依靠团队力量攻关,用好军民融合资源,多出创新成果,并加快向实践转化,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
(作者单位:装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