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之重,莫过于将;为将之道,莫过用兵。
打仗是军队的使命所在,领兵打仗是指挥员的主业主责。对一名指挥员来说,抓管理、抓训练、抓教育、抓保障都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但指挥打仗永远是第一要务、立身之本。赢得尊重与信任的因素很多,但能征善战、决胜千里是树威立信之本;许多缺点甚至缺陷都可以被原谅,但不懂打仗、不会用兵永远不会被宽恕。
“况夫为将之道,疆场之安危,三军之死生系焉。”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指挥员有不少脾气大甚至有点粗鲁,但官兵仍然以命相护、生死相随,就是因为会打仗。这也应了那句话,“摊上个能打仗的将军,那是福气。东南西北,跟着甩开膀子打就是了,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许多本事。否则,你就跟着窝囊去吧,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粟裕被誉为“常胜将军”。毛泽东曾评价说:“我的这些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这是对一名指挥员的最高评价,也是一名指挥员追求的最高荣誉。我军开国将帅,之所以威名远扬、深受拥戴,无不因战绩卓著。“军神”刘伯承、“彭大将军”彭德怀、“白袍小将”杨成武、“中国的夏伯阳”徐海东等,个个运筹帷幄,人人用兵如神。
百好难遮一丑。指挥能力之痛是最根本之痛,指挥能力差距是最致命差距。战争是最严酷的审计师,将会撕去一切面纱,对指挥员做出最严厉最无情的淘汰与筛选。“如果指挥员的判断错了,胜利的希望就变得渺茫,这时候只能靠浴血奋战的士兵来力挽狂澜。”这是带血的语言。不管最终能不能力挽狂澜,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曾与朱可夫齐名的帕夫洛夫大将,二战中固守传统战法,导致29万苏军被俘。
现在,我军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联训联演,跨区机动,红蓝对抗,各级指挥员指挥现代战争的本领得到有效提升。但也要看到,习主席指出的“两个能力不够”“三个能不能”和“五个不会”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对信息化战争研究不深,不熟悉作战准备规律,走程序、演套路,节奏拖沓、内容空洞。有的不研战、不知敌,态势掌握笼而统之,作战计算大而化之,拍脑门决策、想当然指挥。有的不会组织作战协同,不会临机处置情况,指挥训练重谋略轻控制、重计划轻应变,缺乏险局、难局历练。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怎么可能获得官兵信任,怎么可能带出虎狼之师,又怎么可能赢得战场胜利?
恩格斯说:“军队指挥水平的差别将具有更大的意义。”现代战争无战不联、无联难胜,指挥员的作战指挥能力对军事能力的生成,对作战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主导和关键作用。未来作战不会是历史上哪场战争的翻版。信息化战争的“指挥棒”不会配发。没有联合素养,不懂联合指挥,就不能获得统领千军万马的“资格证”,拿到开往未来战场的“通行证”。
管别人训别人,不懂信息化战争就难服人;这本事那本事,会领兵打仗才是真本事。指挥员身系国之安危、军之荣耀,必须把领兵打仗当作崇高使命、最高追求,树立新的作战理念,熟悉新的指控规则,掌握新的协同规范,用好新的作战系统,悟透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把握现代军事指挥规律,不断提高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
“各战区要随时准备领兵打仗”,五大战区成立之时,习主席在训令中的要求振聋发聩,语重心长。这不仅是各战区指挥员的如山使命,也是所有指挥员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