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前线到科研前线,这个“小兵”的“战场”有多大?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
■中国军网记者 张颖姝 特约记者 罗国金 通讯员 黄琪渊
入夏的北京渐渐变得燥热,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大楼像往常一样人流如织,与之相隔不远的科研大楼里,付小兵的办公室却异常安静。听到记者走进来,正埋头工作的付小兵抬起头来,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声音洪亮,眼神敏锐,乌黑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难以置信,眼前这位从军40年、德高望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看起来如此年轻。
四上战场,小兵立下“大誓言”
1987年付小兵在前线教战士们使用防地雷鞋。付小兵提供
1978年,付小兵以优异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就此开启军医生涯。
付小兵上大学后不久,边境战火开始蔓延,不断有前线伤员被送往第三军医大学进行救治。当时还是低年级学生的付小兵在这场救治中主要参与运送伤员。任务虽简单,但是他亲眼目睹了前线官兵遭炮弹、子弹等射伤所承受的痛苦,从那时起,付小兵便立志从事与战场最接近的医学研究。
大学毕业后,付小兵被分配到该校野战外科研究所工作,同时开始攻读创伤急救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边境战事又起,时年26岁的付小兵立即向组织申请,上前线参加战场救治与战伤调查。
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王晓玲担心不已,紧拉着他问:“不去行不行?”付小兵深知妻子的心情,但是他更明白:战场需要他,他也需要战场。经组织批准,付小兵率领着一个战伤调查组,奔赴老山前线。
虽然对战场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真的来到战争前线,付小兵还是深受震动:阵地上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身边到处都是炸断的树木、巨大的弹坑……
前方战事紧张,后方战地医院也从未有一刻停歇。一天,一阵急促的小广播在野战医院上空响起,11个战士因受伤被送到野战医院。付小兵跑到手术室一看,这11个战士躺在简易手术室里,其中10位已经死亡,仅存的一位幸存者情况不容乐观,急需进行开腹手术。
为战士进行手术需要大量O型血,然而,当时野战医院并没有库存的O型血了。这时,在场唯一的同为O型血的付小兵主动提出献血。此时的付小兵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其他人不忍心,说:“如果再献血,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付小兵急了,说:“身体吃不消,我可以休整恢复,但是战士的生命只有一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得到了充足的血源,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战士最终得救。
战后,这名战士来北京看望付小兵,说,自从输了研究生的血液以后整个人都变得聪明起来。付小兵听后哈哈大笑,心中很是欣慰。
然而,战场终究是残酷的,像这位战士一样幸存下来并健康生活的,是极其幸运的。
付小兵至今还记得,在老山前线的一个傍晚,一个侦察兵由于踩上地雷被送到医疗点。昏迷中的小伙子,脸上稚气未脱,右腿下部却被炸得像一把扫帚。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快速区分坏死区和正常区,为了保命,只能把这名战士的右腿受伤部位全部截掉。小伙子醒来后,看着空荡荡的裤管,嚎啕大哭。
看着眼前的小战士,又想到此前牺牲的10名烈士,付小兵痛心不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部队官兵研制出治疗战创伤的成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