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走上央视春晚哨位

来源:军报记者作者:尹博 赵波 张海华责任编辑:乔梦
2016-02-14 04:59
除夕夜,执勤中的武警官兵。王鹏 摄

25年了,每到除夕,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场硬仗要打。他们,就是守卫中央电视台的武警北京总队某部十六中队官兵。

当万家灯火亮起,吃团圆年饭,看春晚直播,他们在幕后连续执勤超过18个小时,以百般的警惕,铁打的忠诚,守护着荧屏安宁。

连续第3年,记者走进这个已颇为熟悉的中队、走到每个哨位,听听这些可爱的“荧屏卫士”的执勤故事。

“春晚执勤,是我们的战斗,安宁就是胜利!”2月7日7时30分,代理排长王彦兵带领几十名负责现场及周边警卫任务的哨兵奔赴哨位。作为中队年龄最长的士官,守卫春晚的12个年头里,他担负过4类任务、7种哨位的勤务,成功处置30余起可能影响播出安全的情况,从未出现过失误,更从未回家陪父母和妻子过上一个团圆年。

跟随哨兵,记者走上官兵们主要担负的演播厅外围警戒、验票卡口和安检哨位。今年在选拔执勤哨兵的过程中,“以老带新”的执勤方式增加了新兵的比例。刚刚下连一个月的新兵经过层层把关、精挑细选,走上春晚哨位。

在演员休息大厅通道外,记者看到了第一次担负春晚执勤任务的新兵马英斌。97年出生的他比大部分的演职人员都要小,作为一名南方兵,他来到北京患上了冬冷性鼻炎,在狭长的通道内连续执勤十几个小时头痛难忍,但他却一直坚守岗位。每天面对各路明星,年轻的武警战士眼神坚毅、站得笔直,严格按照规定执勤。

春晚执勤哨位中有两个哨位被称为“顶天立地”。“顶天”哨位在演播厅顶棚,可说是所有春晚哨位中海拔最高的。从这里可以清楚地听到春晚舞台上传来的欢声笑语,但哨兵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班长王海军带着5个战士守卫在这里,这是他在春晚现场执勤的第7个年头了,与他一同执勤的袁观想和罗川都是刚入伍的新兵。他们不时在出入口和空调机房进行巡查,每次巡查,王海军总是边查边教。“立地”在地下二层,可说是所有春晚哨位中海拔最低的。

与“顶天”哨位的干燥风大不同,这里相对潮湿阴冷,温差近10度。“新兵组合”刘赟昊、刘星瑞守卫在这里。他们在任务中快速成长,用他们规范的执勤用语、动作书写了他们精彩的青春。

18时,观众陆续验票进场,从安检门到演播大厅,过道里人来人往,官兵们分4道关口仔细验证、检查,有条不紊。“同志,请您出示证件。”一号通道口哨兵张涛声音平和亲切,执勤动作干净利落。

“这里是人员进出最多的地方。”在旁的中队长曹振介绍说,“追星咱们能理解,但是不能违反规定。”他向我们展示了查收来的转借证件。

一楼的武警指挥所内,副支队长周晓波带着8名前指人员仍然端坐,紧张地盯着24块监控屏。作为现场的直接指挥员,周副支队长已经连续半个月盯守一线,从分组彩排、联排、备播,到春晚现场,他同样一丝不苟,没有丝毫放松,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年没有和家人过上团圆年了。只见他绷紧的脸上仍没有半点放松,对记者严肃地说,“晚会没有落幕,安保就不能松懈,保荧屏安全,就是保万家团圆,也是我们荧屏卫士的职责所系。”

时针滑过20时,晚会开始了。位于舞台后侧进出演员和道具的四号通道口,哨兵陈振威和吴鑫狮才吃上晚饭。尽管距离不远,却要始终背对着舞台,台上的节目一眼也看不见。

在这个时候,哨兵们才开始轮流吃晚饭。指导员辛南平带着后勤保障的炊事员为哨兵们送上热腾腾的饺子,疲惫的战士们精神都是一振。

“大年初一下午,中队会安排自己的‘除夕夜’。”21时许,当记者离开时,辛南平正在准备明天的活动。祝你们猴年快乐,可爱的荧屏卫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