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抢红包,别让狂欢成烦恼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建伟 邓庆颖 刘磊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2-12 03:03

微信抢红包,别让狂欢成烦恼

春节来临,战友之间免不了问候拜年。日前,记者踏访白山黑水座座军营发现,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令军营生活焕然一新的同时,也给官兵关系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节日红包虽然小,“功利交往”要不得

微信红包应“慎发慎抢”

“本想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没想到却成了红包‘集结地’!”春节前夕,某军械仓库勤务连指导员柏松把一些新兵家长拉进微信群后,尴尬事儿就一个接着一个。 

起初,大家谈论的都是关于新兵培养的话题,可没多久就有些变味了。一些家长开始在微信群里发放红包:“指导员您好,我是战士小王的父亲,常听儿子说您对他很照顾,一点心意以表敬意……” 

“红包金额从3元、5元到10元不等,有一次竟然有家长发了百元‘大红包’,稍不留神钱就可能收到‘兜’里。”柏松严肃地说,虽然微信红包的派发金额设了上限,但其化整为零的特点反而容易让人不好意思严词拒绝。

提及此事,某新兵家长坦言:微信红包免去了见面的尴尬,掏出手机轻轻一点就能直达对方账户,金额不多,却能活跃气氛、拉近感情。听说别的家长发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发。

“网络红包和传统红包没有本质区别,不过是传播的载体不同。”该部政治处主任雷庆华对此态度鲜明:家长千里之外送红包看似是为孩子考虑,深层次看是“功利交往、物化交往”的旧观念作怪。

为此,该部在官兵和家人中开展教育,将纯洁官兵关系和条令条例等内容制作成动漫、宣传画和微视频,定期评选“我身边的廉洁个人”,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引导官兵及其家人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记者登录一个由新兵家长建立的微信群,发现红包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创意拜年表情和家长们真挚的感谢话语。一名战士家长感慨:“战友之间的情谊金不换,把孩子送到部队我真的放心了!” 

网上“@”举手之劳,庸俗交往不可取

微信点赞应表达真情 

“指导员,我的兴趣爱好转成国学了,可否教我一下?”只因为微信上这一句留言,某工兵团一营一连指导员马宇鹏纠结了好几天。

前段时间,得知马指导员喜欢国学,新兵小张摇身一变,爱好从简历上的“计算机”变成了微信上的“国学”,还专门“@”指导员有空“交流交流”。马宇鹏与小张聊起来后,才发现他并不是真喜欢国学,只是为了和自己拉近距离。

“明知道战士的本意,拒绝吧又怕伤他们的心。”马宇鹏的纠结,引起了许多带兵骨干的共鸣:新战士大部分在地方有过打工或经商的经历,喜欢借助自媒体在“不经意间”向领导“展现”自己,跟干部骨干“拉近距离”。“喜欢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引起领导注意。”一名下连不久的新战士坦言,只有引起干部骨干注意,才能够在战友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机会。

“网上‘@’虽是举手之劳,却隐藏着‘靠人情办事’的潜在思维痼疾。”团党委认为,如果放任这种不良思想苗头蔓延,最终会影响军心士气。为此,他们帮助官兵剖析庸俗交往的危害性,引导大家进一步理解“成长进步靠什么,战友情谊是什么,‘绿色交往’做什么”。

前不久,一篇题为《如何在微信群里让领导高看一眼》的网文在微信上热传,文中总结了文青抒情法、花痴粉丝法等数十种所谓“方法”。该团官兵针锋相对,自发撰写了《如何看穿微信群里恭维领导的伎俩》。新战士刘杨说:“个人进步靠实干,最好的礼物是成绩。”

网上拉票为“吸粉”,该说“不”时要说“不”

微信交往应净化风气

“宝宝参加比赛,帮忙投一票呗!”看到微信里的拉票信息,某团干事王旭皱起眉头。

点击一看,原来是驻地社区举办的“萌宝大赛”的投票界面。这次比赛,多位军娃报名参加,规则中明确:冠军从票数较多的宝宝中产生。

“投票必须先关注社区公众号,为了表示诚意,投票后还要在朋友圈分享,以扩大其影响力。”王旭对此颇感无奈,如今地方很多单位借助微信公众号发起活动,实则是为了吸睛涨粉。类似的投票邀请,他一天就收到了7个。发起邀请的大都是战友,拒绝担心影响感情,全都参与又浪费时间。

本是孩子们之间的小游戏,却变成了家长间的“拉票战”。“是战友就帮忙投一票”“好兄弟帮忙拉拉票”等“人情绑架”,使活动和微信交流变了味。对此,该团党委积极鼓励官兵对微信拉票、转发和集赞行为说“不”,自觉净化微信交往风气。“战友之间的感情不是几张票就能改变的。”该团八连战士杨洋感慨地说,没了“投票压力”,战友间交往更轻松、更纯洁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