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才知道,有种爱叫新兵母亲的眼泪

来源:“冲锋号”微信公众号作者:三体干部责任编辑:乔梦
2015-10-08 02:19

朋友问我:“新兵入营两个多星期了,新兵的母亲如何才能克制内心强烈的思念?”我沉思了许久,郑重地对朋友说:“没有任何办法,母爱是无法克制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记得二十年前,我从地方高中刚刚考入军校的时候,与家人联系除了写信就是借用邻居家的电话。邻居家是做生意的,虽然热情招呼,但是多有不便。那时候,程控电话还是奢侈品,可是我离开不到三个月,母亲就不顾全家的反对,花了5千块钱装了一部,就为听听我的声音。后来,许多人告诉我,母亲常对人说,儿子在身边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有时还嫌烦。但是离开了就像心一下子被抽空了……去年,一个朋友的儿子考上了南京某重点高校的国防生。小伙子身高一米八六,体重有两百二十多斤,入学之后军事训练多个课目不及格。孩子的情绪从天之骄子的云端,两周之内就跌入自暴自弃的深渊。深夜给父母亲打电话,想退学。夫妻俩一夜没睡,凌晨出发赶到学校,正值学校出早操,学生们进行体能训练。夫妻俩躲在大树后,悄悄地望着操场上一群阳光的大男孩跑过。他们的儿子,却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看着步履踉跄、气喘吁吁的孤独身影,母亲的心碎了……但是,平时柔弱的母亲却坚强地保持着理智,只让父亲上前做儿子的工作。儿子问:“妈妈呢?”父亲说:“妈妈没来,她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坚持下来,不会让她失望……”儿子默默地点点头,转身继续训练……一年后,儿子成功减肥近40公斤,各项成绩优秀。第一个暑假实习归来,开心地对妈妈说:“多亏妈妈当初没来看我,否则我可能会失控当逃兵了!妈妈,我没让你失望。”看着如今高大健壮更加帅气的儿子,听着亲朋好友的称赞。母亲默默无语,只有泪流两行……母亲永远是最伟大的,深沉的母爱承载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承。岳母刺字,针扎在儿子背上,血却滴在娘的心头。但是,一代人有一代的责任。雏鹰只有离开母亲的怀抱,才能自由翱翔于蓝天,寻找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新兵与同期离家的大学新生、刚刚外出谋生的打工仔一样,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亲人。不同的是,新兵面临的是同龄人更多的刻苦磨炼。因为新兵连里,行走坐卧都要从头学起、吃喝拉撒都是训练课目、穿衣戴帽都有严格规定、待人接物都有正规要求,所以孩子的一举一动更让母亲揪心不已。正因为吃更多苦,所以必然收获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歌中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十五年前,我还是新兵排长,带新兵的第一堂政治课就是教全排新兵写家书!一个福建的新同志写着写着放声大哭,从来没有想过父母亲的不易,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责任,从来没有明白自己对家国的担当。当了几天兵,该想的都想起来了,该重塑的也可以塑造了。还记得,一个上海的新兵母亲春节来队,按照连队传统,炊事班加了几个菜让新同志端着走进排房,连队干部陪家长一起进餐。看着乖巧的儿子跑前跑后,给父母拿碗递筷,母亲突然大哭,“说我给儿子做了十八年的饭,今天终于吃上了儿子给我的饭”,温暖而感人的场面永远难忘。当代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到社会的前台。历史责任、家国担当,绝不会因一枝独秀而有任何减轻。温室中的花朵终会经历狂风骤雨和严寒酷暑的考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军旅生涯,恰恰能够弥补“六一儿童”在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先天不足。因为远离父母,正是独立人格形成的第一步;军营严格的训练,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能弥补过度呵护造成的内心柔弱;部队火热的集体生活,恰恰是孤单童年的完善补充;规律甚至是枯燥的磨练,正是青年人克服自我为中心好高骛远的苦口良药;积极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更是年青人度过叛逆期,形成健康、健全人格的理想课堂。新兵母亲的思念无法克制,新兵母亲的眼泪更加珍贵,因为那是一种深沉的爱……

但是,新兵的母亲们尽管放心,在您的深情目光中,好孩子当兵走,在部队是个好兵;回家后,肯定是好儿子、好女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