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题岂能“躲猫猫”
拨开知情迷雾 找准问题症结
削弱了知情权,等于架起了官兵中间的“隔离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官兵知情权被弱化?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宋鑫带领工作组下基层深入调研,围绕官兵知情权问题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分析。
经常性公示被人为忽略。调查中,指挥控制营一位司务长坦言,初上任时,他对于“阳光理财”还是十分重视的,能够定期公布食谱、采购清单等事项。然而,任务繁重时,往往就忽视了财务公开制度。上级来检查时,才抓紧突击做出经费开支明细表贴在墙上。
公示方式单一并流于形式。“基层公开敏感事项,大多采取在连队大厅张榜公布,各级监督举报电话、最新通知、文件精神都在其列,大厅基本成了‘万能公开墙’。”运输勤务营教导员刘剑闯说,“由于公示文件更换频繁,而且大多与官兵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大家常常视而不见。”
部分事项公开深度不够。“那天,我们突然接到上级通知选专业,而且要求当天必须确定上报。表格上密密麻麻列出十几个专业,很多专业我都不熟悉,旁边也没人讲解介绍。”司训连上等兵曾扬在调研中说起自己新兵下连后选专业的经历,“无奈之下,我只好匆忙凭感觉作出决定。”
对官兵关于敏感问题知情权的保障,是法治建设的一个“晴雨表”。“必须加大工作透明度,对需要公开的事项不仅要公开结果,更要公开政策制度、办事流程,最大程度赢得官兵理解和支持。”调研中,该旅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
公开透明提升公信力
打通知情梗阻 敏感事务脱敏
“知情权弱化,不仅有损部队凝聚力,也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旅政委卢业飞介绍,他们迅速采取多种措施办法,扎实推进基层敏感事务公开。
加强引导纠正误区。教育引导干部骨干充分认清保障官兵知情权的重要意义,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立起标准不走样、执行制度不变通,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践行保障官兵知情权的具体要求。利用组织生活会、官兵恳谈会、集合讲评等时机,常学、常讲、常议保障官兵知情权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并认真对照整改,形成自觉公开、主动公开的良好氛围。
搭建平台规范形式。组织对法规文件集中进行梳理,详列条目,编印成册,为官兵提供处理敏感事务的法规依据。设立基层事务公开栏,拓展政工网、橱窗、板报、广播等公开渠道,及时发布阶段性敏感事务信息;借助营区“智慧军营”系统,专门开发公示模块,建立条令法规数据库,让公开方式更多样、公开事项更深入。
健全机制确保落实。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设立实体意见箱、网上领导信箱和纪检信箱,及时搜集官兵关于保障知情权的矛盾问题和意见建议;发挥风气监督员的“前哨”作用,重点对基层官兵请假休假、入党立功、选晋送学、经费开支、考核评比等8个方面内容进行重点监督;旅纪委加大检查讲评力度,定期听取风气监督员汇报,使监督触角延伸到“小散远”,让正风压力传导到“边角端”。
知情不知情,效果大不同。在近期旅纪委组织的专项风气监督检查中,基层敏感事务公开已达到了九成以上,官兵对于作风建设满意度达到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