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集训”不再“超长”?
由于CBA赛程并不算长,各支俱乐部队伍也通常采取长时间的夏训来填补休赛期的空档,但训练的质量和强度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广东、东莞、北京、辽宁、山西等队陆续送出有潜力的青年球员或明星球员赴欧美进行训练,但大部分俱乐部还并没有形成这样的体系。因此,扩张到20支队伍的CBA联赛,其训练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国家队要达到亚洲、世界大赛的水准,就不得不通过长期集训把俱乐部训练所欠下的债还回来。
熟悉NBA的球迷们可能都知道,NBA球员在夏天往往都会进行特训,或者是补强自己的技术短板,或者是把身体练得更强壮,而这些训练基本上都是以个人名义主动进行的,俱乐部之间夏季联赛、季前赛,也基本上是为平时打不上主力的年轻队员准备的练兵场。为了自己在场上能有更好的表现,NBA球员们在饮食、训练上也往往非常自律,因为体能下降一点、技术粗糙一点,就可能意味在谈合同时少拿一两百万美元。
与NBA这样成熟的篮球体系相比,中国篮球体系在球员培训、球员管理、球员自律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而这些差距,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但需要开始着手进行解决。
亚锦赛虽然夺冠,但很多问题依然摆在篮球管理者们面前,比如: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篮球,并给他们实现自己篮球梦的平台?如何真正实现体教结合,让大学生联赛与职业联赛实现无缝对接,让球员们不必在“求学”与“练球”二选一,而是可以兼得?如何用一个长远的规划让中国篮球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风格,跟上现代篮球发展的脚步,而不是频繁换帅、始终围绕几个球星来打?如何平衡联赛与国家队之间的关系,让球迷们有更多精彩比赛可看?如果避免杀鸡取卵、榨干老将的误区,让中国男篮新老交替能够一直顺利进行?如何建立各年龄层次的比赛体系,培养更多基层优秀教练,让篮球苗子们从小就经历正规的篮球训练,而不是到长大了再“补课”?
毕竟集训只是为锦标备战的一种冲刺,中国男篮水平提高的根源还要靠中国球员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不是发现几个有潜力的关起来猛练。这样或许能应付得了一时,但对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并无太大好处。
有朝一日,当我们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也将迎来层出不穷的篮球人才,到那时,中国男篮将不再需要“长期集训”,中国男篮也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称霸亚洲,挑战世界。
(新华社长沙10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