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军队正处于改革重塑、转型建设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政策制度改革,关乎官兵切身利益和改革成效。如果听不到真呼声,造成决策失误,小则带来人力物力浪费,大则误党误国误军。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评论文章——
听不到真呼声肯定走弯路
■张泽民
前不久,中共中央举行了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我们学习刘少奇、缅怀刘少奇,最应该学习的就是他勤于调研、勇于听真话、善于摸实情的好作风。
刘少奇曾坦陈:“进了北京城,和劳动群众隔远了,不像战争年月那样亲近。一讲起农村形势,就是‘好、好、好’。这不切合实际。作为领导人,不能全面掌握下情,听不到群众的真正呼声,肯定是要吃苦头、走弯路、打败仗的。”这段话在今天依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官兵呼声、基层实情是领导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听真话、摸实情,发现原生态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深入研究、系统分析,才能作出科学决策。反之,平时会造成决策失误、反复折腾;到了战时,必定会付出血的代价,乃至打败仗。
可能有领导干部会说,自己经常下去调研,也听到很多“真呼声”。但是这些问题,很少是个性问题、具体问题、时代特征明显的问题,无非是“五多”“四风”“怕而不为”等等。这哪一个不是纠治和平积弊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中的内容;又有哪一个不是这些年反复谈、反复讲的问题?
听到真呼声,当少些自以为是。有些领导干部,总以为自己是老基层,什么都知道,官兵那些事并不新鲜。殊不知,“拔足再濯,已非前水”。前不久,一位领导干部的发言材料,引发网友热议。乍一看,这个讲话对仗工整、辞藻华丽,颇有“文采”。但剧情很快反转,此文只不过是一篇典型的官样文章,“假大空”无所不包。究其原因,实在是作者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不了解基层太久了。
1964年9月底,刘少奇看到某省委书记的一篇讲话后专门寄去了一封信。他在信中严肃地说:你讲话中任何一段、任何一句都找不出错误,但没有实际内容,犯了一次教条主义错误。“原因是你已经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也告诫今天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坚持听真话、听呼声,则官越大,掌握的真理越少;官做得越久,离真实情况越远,就只能凭自己头脑里想象的和文件上规定的许多框框办事。到头来,不是走弯路,就是出大错。
今天的官兵都很“聪明”,他们不是不说真话、不报实情,而是选择性地说真话、报实情。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蹲不住,座谈讲话和调研报告都让人代写,蹲上一两天就想回机关过“喝喝茶、看看文件”的舒服日子。这样的行为,就不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有谁愿意掏心窝子呢?
要想听到真呼声,一要尊重基层,二要能蹲得住。刘少奇的调研功夫,依然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1961年,刘少奇到湖南农村调研。开始,很多群众不敢讲真话。刘少奇说:“我们下来调查,是请教你们,向你们学习……中央也好,省委也好,县委也好,要靠你们讲真话。”说完恭恭敬敬向大家鞠了个躬。为了掌握村里养猪情况,他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为了弄清农民吃得怎样,他亲手用棍子扒开粪便观察。这样一来,大家打消了顾虑,话匣子像水阀一样打开,争着向刘少奇汇报,想听不到真话都难!
当前军队正处于改革重塑、转型建设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政策制度改革,关乎官兵切身利益和改革成效。如果听不到真呼声,造成决策失误,小则带来人力物力浪费,大则误党误国误军。领导干部一定要向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俯下身子“看清蚂蚁”,蹲在基层“解剖麻雀”,切实听呼声、察实情、摸底数,作出科学决策,确保部队建设和改革各项工作行稳致远、节节胜利。
(作者单位:69220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