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有白起、王龁,良将如云,赵国马服已死、廉颇年岁已高,赵括年幼,军中“青黄不接”,致使无人可抗秦军。赵国一败涂地。夷陵之战,曾将星云集的蜀汉,竟无大将可用,而看似将少兵疲的东吴,却因重视青年将领的“养成”,一把火葬送了蜀汉的未来。由此可见,培养新生代指挥人才关乎国运。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评论文章——
老者休致 少者已熟
■吕世军
长平之战,对秦赵两国来说都是国运之战。战前,与秦昭襄王良将多而不知用谁的“幸福烦恼”相比,赵孝成王把军中将领扒拉了好几圈,也没选上合适的主将,愁得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能不愁吗?当时的赵国,骁勇善战的赵奢已经去世,足智多谋的蔺相如病重在床,德高望重的廉颇虽“尚能饭”且“犹自显英雄”,但毕竟“龄高头似雪”,况且之前为将时,被秦军“数败”,常“固壁不战”,这次怎能再为将?无奈中,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蔺相如和赵母“括不可使将”的建议,还是决定任赵括为将,结果战斗开始后,缺乏指挥作战经验的赵括很快中了白起“纵奇兵,佯败走”之计而陷入重围,最终惨败,“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亡。
赵国灭亡的原因很多,作战指挥人才断茬无疑是原因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一教训,随后的一些王朝“哀之不鉴之”,也落了个“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衰亡境遇。比如蜀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很聪明,也很勤政,“亲理细事”,“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但在将领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只顾苦心孤诣唱独角戏,却在培养年轻将领方面用心不多,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使蜀国在三国中最先亡国。无数后人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却忘了他疏于培养少壮将领之过。
在培养年轻将领方面,字为仲谋的孙权就比诸葛亮有谋略多了。公元221年,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决定选39岁的陆逊为迎敌主将后,遭到众大臣极力反对,理由很简单,陆逊“年幼望轻”。但孙权没有动摇,决然拜陆逊为大都督,“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授他全权指挥作战。那次吴蜀之战,自以为“用兵老矣”的刘备,被“黄口孺子”的陆逊一把火烧了连营700里,大败而归。
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吴国之所以能数十年坚守东南,和孙权注重一茬茬培养将领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在指挥作战时总是依靠老面孔,相信老将领,让少数指挥员坐“铁交椅”,势必会导致指挥人才青黄不接,到头来老将们即便有心“了却天下事”,也因为“可怜白发生”而有心无力。孙权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确高明,连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都称赞他:“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光孙权,我国古代很多君主都注重将才的接力选拔特别是培养年轻将领,比如汉武帝刘彻。刘彻在发现霍去病的军事天赋后,没有让“良木朽于岩下,宝剑秘于匣中”,而是在狩猎和沙盘推演中常常带着霍去病一起研究,一起厮杀,历练丰富其指挥素养。在担当重任后,霍去病用兵灵活,不拘古法,在作战中大胆实施长途奔袭、快速突袭的大迂回、大穿插战法,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年轻且军功最高的名将。
新老搭配、在打仗中学习打仗,是明太祖朱元璋培养年轻将领的常用招数。他手下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等,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这样育才砺将有何好处?朱元璋说:“年少的年老者参用之,十年以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史使得人。”
千军万马看指挥。一支部队能否打仗,关键取决于中军帐。当前,新军事革命波涛汹涌,新作战手段不断变化,一个人已经掌握的指挥本领顶多“各领风骚就几年”。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同样呼唤“江山代有才人出”。高度重视培养年轻指挥人才,当“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则党、国家和军队的事业必如日出东方,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