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梁启超哀叹“兵魂销尽国魂空”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辛振乾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04 02:27

兵魂销尽国魂空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百余年前,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东瀛,悲愤沉痛之余曾借一组《读陆放翁集》抒发内心的感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兵魂”与“国魂”的辩证关系。

有军必有旗,有旗必有魂。兵魂者,凝聚军心之旗帜,国家强盛之支撑。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支军队的脊梁,不在武器而在兵魂。兵魂即国魂。一个国家的军人有怎样的精神,这支军队就有怎样的灵魂,这个国家就有怎样的魂魄。兵魂所在,就是军队义勇所在、胜利所在,就是国家强盛所在、希望所在。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泱泱中华,自古崇军尚武,从“渴饮孤独当美酒,醉听风沙做壮歌”的英雄气概,到“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的必胜信念;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到“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的战斗豪情,将士用命、舍家卫国,前赴后继、绵绵不绝。

“魂者,器物之统摄也。”有勇于牺牲的军人,才有无往不胜的军队。兵魂之伟大,在于不管遭受再多磨难,也能傲然屹立于群山之巅,信念如铁、踏破贺兰山缺;兵魂之力量,在于不管面对何种强敌,也能决然胜战于逆境险境,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如席;兵魂之魅力,在于不管面临再多挑战,也能慨然决胜于危难之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人无魂不立,军无魂不胜,国无魂不强。

恰如鲁迅所说,无论体格多么健壮的国民,若是精神上麻木和愚昧是可悲的。兵无魂,则兵不成兵,文恬武嬉、提笼架鸟,就一个行尸走肉;军无魂,则军不成军,战力羸弱、一触即溃,就一群乌合之众;国无魂,则国将不国,国力衰微、政权倾覆,就一片废墟瓦砾。如此这般,岂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怎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兵魂销尽则国运多舛。沧桑巨变,这样的朝代并不鲜见,如宋朝军队不堪一击,导致金瓯破碎,遂有靖康之耻;如大顺义军,入城即沉湎酒色财气,最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直至中日甲午海战,兵魂销尽被清军演绎到了极致,丧权辱国在清朝也达到了顶峰。

丰岛海战,平壤之战,乃至大东沟海战,日军无一战有十足胜算,但清军却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不到10天,辽东溃败;仅守一天,旅顺失守。丰岛海战,方伯谦逃;牙山之战,叶志超逃;黄海海战,吴敬荣逃。难怪日本军医检查清军伤口后报告:“从清兵的创口来看,射入口大抵在背后,自前面中弹者极少。”

《日清战争实记》更是不屑地写道:“支那大将身形高大,力气超群,貌似可指挥三军,然一旦开战就变成弱虫一条,尚未听到枪声就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图蒙混过关。”当时澳门报纸也评论说:“中国之装备,普天之下,为至软弱的极不中用之武备,及其所行为之事,亦如纸上说谎而已。其国中之兵,说有七十万之众,未必有一千人合用。”

兵魂销尽,焉有军心士气,何谈国魂国威?甲午战后,就连清朝的藩属国朝鲜也做起了瓜分中国的美梦,曾公开发文称:“但愿朝鲜也能打败清国,占领辽东和满洲,获得8亿元赔偿。朝鲜人应下大决心,争取数十年后占领辽东和满洲。”此时的中国正如孙中山描述的状况:“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兵魂与国魂是同一种价值追求,富国与强军是同一种精神状态。克劳塞维茨说:“军队好比是一棵树,它总是从它借以生长的土壤中取得生命力的。”当下的中国,正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风云际会,沧海横流。激荡的时代洪流,冲刷出百年未遇之变局。无限风光,尽在险峰。我们既拥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压着同样的韵脚。”能战方能止战,这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强国必强军,强军先铸魂。净化灵魂、铸牢军魂,传承“红色基因”,厚实“精神盔甲”,固牢“定海神针”。如此,方能永葆军人本色,永立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