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四个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陈亚联责任编辑:菅琳
2016-10-09 08: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要求,其中第三个要求讲道:“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坚定“四个自信”,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首先要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个伟大发现注入到空想社会主义中。是否承认和坚持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主义的根本区别。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比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碰撞中,我们应该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清醒,不受各种噪音、杂音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历史表明,老路走不好,邪路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正路。

科学社会主义有实践、理论和制度三个层面。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的深厚土壤。概括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根基,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又有“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怀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自信来源于我们对历史的深刻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固有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今天,社会主义这粒种子,在中国这块土壤里经过反复试验、适应、改进,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品种”。它给5000年的中国文化打上了马克思主义印记,也给500年社会主义思想打上了中国印记。正是基于这些深刻认识,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基本结论”和“根本成就”来加以强调和坚持。

自信来自于我们知道如何判断,评判的主体始终是我们自己。“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要由人民来裁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对真理的坚决捍卫和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追求真理、谋求人民利益的历史。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体现于社会实践,归根到底体现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实现。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自信还来自于我们可以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和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是对世界发展和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我们要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停滞不前了。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此,要不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陈亚联,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