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要安置好,也要使用好,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习主席的这番话让广大军转干部心窝暖暖的。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文章,追踪4名军转干部的转身之路。
2016年12月26日,苏州市转业军官岗前培训正式启动。针对转业军官特点,党政综合培训安排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机关技能和地方常识等6大板块的学习内容。李月飞摄
转业,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记者 代烽 通讯员 徐浩 李月飞
2017年1月16日上午8时50分,曹裕银提前10分钟走进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办公室。
在这间办公室,曹裕银拥有了一个新身份:主任科员。坐在办公桌前,泡上一杯茶,一种久违的踏实感又回来了。
就在10个月前,曹裕银的身份还是东部战区陆军某装甲旅政治部副主任。
我们的话题,便围绕他的转业之路展开。
如果都不愿意走,我愿为组织分这个忧
2016年3月7日,这个日子犹如刀刻般印在曹裕银的脑子里。
那天,他在营里蹲点,接到参加集团军转业干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通知后,并没有太往心里去,认为跟往年一样,是项例行性工作。谁知会议一结束,曹裕银就接到旅干部科电话:旅政委找他谈话。
从营区到旅机关,有20多分钟的车程。在车上,他拨通了几名战友电话,他们无一例外地叮嘱:千万不要松口,任职4年,又是后备,很有希望再“冲一冲”,这时走明显吃亏犯傻。
来到沈政委办公室,沈政委破天荒地给曹裕银泡了杯茶。几年来,他无数次到政委办公室汇报工作,从没有过喝茶的待遇。
在与政委谈话中,曹裕银了解到旅里团职干部转业工作有难度。望着政委凝重的表情,一向心直口快的曹裕银忘了战友的叮嘱,当场表明了态度:“如果都不愿意走,我愿为组织分这个忧。”
从政委办公室出来,曹裕银走路有点晃。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人竟是自己。
转业又不是下岗,天塌不下来
一周后,旅里正式确定曹裕银转业。
回到家中,曹裕银穿着军装独自在镜子前站了10多分钟,忍不住流泪了。
那一夜,钻心的疼痛让他辗转难眠。曹裕银内心很乱:既有对过去火热部队生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还有说不清的担忧。
迷茫中,他想起自己刚当兵时的情景。1994年的江西瑞昌,入伍参军很热门。一同体检的小伙伴们都拿到了入伍通知书,曹裕银估计自己没戏,无奈地跟着父亲去干农活。谁知那两个小伙在人武部领军装时打了起来,被取消了入伍资格。就这样,曹裕银替补参了军。
“假如当年那两个人不打架,自己这辈子有可能当不了兵。”回顾军旅生涯,曹裕银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如果坚持不走,就算调了个正团,又能咋样?自己年龄不占优势,过几年还得转业,迟走不如早走……”一夜未眠,曹裕银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
翌日,曹裕银耐心地做起了家人的说服工作:“转业又不是下岗,天塌不下来。转业到地方同样是干事业,还可以给你们一个稳定的家。”
人闲下来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苏州市转业政策规定,行政副团以上军转干部不用参加考试,届时参加积分选岗即可。这意味着从4月初正式离队到10月选岗,有半年的“休整期”。
突然闲下来,曹裕银真正感到了失落:以前满世界的电话不响了,有时一天短消息都没有一条;以前按部就班的军营生活没有了,作息时间彻底被打乱,没了星期天的概念,反正天天都是休息。
“人闲下来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老瞎想,夜晚不到12点以后睡不着。”曹裕银回忆起那段日子,满是痛苦的表情。他对记者说:“想找点活干,又不知干啥好。”
在老丈人家住了一个星期后,曹裕银一照镜子,被自己吓了一跳,整个人苍老了不少。妻子周晓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不去工地帮老爸干点活,别在家里闷出病来。”
“行!”曹裕银被自己的决定吓了一跳,在部队大小算个领导,去工地干活也太掉价了吧。但转念一想,与其闲得难受,还不如去出点汗。
和水泥、搬砖、抹墙……半天下来,曹裕银全身沾满灰尘和泥浆,累得腰酸背痛。因赶工期,中午饭只能在工地上吃。10元一份的盒饭,曹裕银每次都能吃个精光。
战友们的开导,让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转眼到了7月。见曹裕银还窝在家里,亲朋好友纷纷急了起来:“你咋还待在家里,抓紧去打通关节!”
妻子也催他:“找关系、找关系,关系都是找出来的,别老窝在家里,去找前几年转业的战友吃吃饭,请他们帮忙出主意、牵下线。”
“找谁去呢?”曹裕银两眼一抹黑,心中没有主意。只好把电话本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掂量来掂量去,拨通了几个老战友的电话。老战友都讲,副团以上进公务员有保障,都是公开选岗,现在反“四风”的大环境下,不必折腾。
“期望值别太高,但好歹会有个‘饭碗’,没什么好担心的。”战友们的开导,让曹裕银心里踏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