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兵期望一:物美价廉
既要让官兵得实惠,又不能让部队背包袱

该旅“官兵之家”外景
在旅勤务队中士王玉鸿的记忆中,他们过去周末请假外出时,都要承担一项“重大任务”:帮战友代购。
按照不超过10%的周末请假外出比例,1个班通常只有1人能请假外出。大家会将需购买的物品写成长长的清单,请外出战友代购。代购的东西,大多是洗发水、香皂、牙刷等日用品。
这些东西,军人服务社就有,战士们为什么舍近求远?
“一个字:贵。”王玉鸿说,军人服务社“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缺少竞争和监督,导致价格偏高,大家当然“能到外面买,就不在里面买”。
从2011年开始,这个旅里探索建立服务社微利润经营模式,以供货招标竞争破除价格偏高、质量欠佳问题。物美价廉的商品,受到战士欢迎。
在“兵乐购”超市,记者用手机软件扫描商品的二维码,发现外面超市卖3元/瓶的可乐,这里只卖2.4元;外面卖23元/包的某品牌香烟,这里只卖21元。
为什么这么便宜?旅长李宁说,“兵乐购”超市的700余种上架商品,均采取招标形式确定供货商,剔除中间流转环节,确保商品价格低于驻地批发价。
那么,这样微利润的超市,怎么吸引供货商入驻?
当初,这一问题着实困扰该旅:部队一分一厘的预算都有用途,军营超市如果不赚钱,商家无利可图不愿来,部队就只能用家底费去“养超市”,这显然不是长久之策。
他们采取免收供货商租金的方式,提供场地由供货商直接经营,由部队审核定价,让超市在微利润条件下运转,既让官兵得实惠,又避免超市成为包袱。
“官兵之家”管理员何元光以某方便面为例,给记者算了笔账:
供货商进货37.5元/箱,每箱12桶,即3.125元/桶;
按“遇分计为角”原则定价,超市售3.2元/桶,每桶收入0.075元,售100箱收入90元;
每进100箱方便面,供货商赠5箱,可售192元;
两项累加,“兵乐购”超市每售100箱方便面,有282元利润。
如此,官兵在“兵乐购”可买到比外面便宜许多的商品,又让超市有一定的利润积累,让超市实现良性循环。
“如今能在里面买,我们就不会到外面买。”坦克九连战士李文甫说,因为实惠,探亲休假的战友、来队家属常来超市“扫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