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阎肃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曲延涛 钱宗阳 张力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5-11-25 02:40

哪怕说到天,也是站在地上说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集素材、创作歌曲。

阎肃昏迷很多天了,网友们不断追问:“那个欢乐的老头儿啥时候能醒过来?”人们对这个邻家大爷和无冕歌王的喜爱发自内心。

许多人有这样的疑惑:阎肃怎么越老越红?

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一番话或许可以解开这个谜底:有很多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发展,就逐渐落伍了,但是阎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老精神不老”,他与我们祖国的进步、军队的发展、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谐共振。这就是他永葆艺术青春,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翻看阎肃的作品,对照当下时代,尽在不言中。

面对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阎肃用一首《长城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

面对改革开放初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困顿和迷茫,阎肃借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告诉人们:改革的路就在脚下,激励人们勇敢往前走;

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母亲的心。

“阎老创作的核心理念,永远接地气。上到天、下到地,他都关心; 他能理解中央怎么想,也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哪怕说到天,也是站在地上说。”

央视军事频道著名主持人卫晨霞说:“阎老对‘军营大拜年’节目情有独钟,就因为我们总是去最偏远、最艰苦的边防哨所,他说我们为兵服务,节目‘走得早、走得远、走得正’。”

在艺术界,阎肃的平和敦厚,与人为善,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口皆碑。可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他义正严辞地给予教育;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不较劲的他更勇于较真、爱憎分明、决不退让。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刮起一股恶搞红歌、扭曲主旋律的歪风邪气。阎肃第一个站出来坚决抵制,并在歌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他说:“我不怕一两个人骂,就怕老百姓戳我的脊梁。”

有人说,阎肃就像麦穗,果实累累,但始终低着头。

无论是文工团开会,还是参加新闻发布会,或是担任文艺节目评委、嘉宾等活动,阎肃总是提前到场,并精心准备。他的想法是:宁可我等人,莫让人等我。

阎宇印象特别深刻:“从小到现在,但凡和老爸一起出门,路上甭管遇到什么人,花匠、木工、烧水的、掌勺师傅、小战士,他一律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招呼:您好!”阎宇说,这么多年老阎同志没教过他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尊重身边所有的人。

国家京剧院院长张凯华回忆,在筹备迎接党的十七大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期间,有一次他们住处招待所的服务员提出与阎肃合影。不料阎肃说道:“不行,不行,明天吧。”后来才知道,原来阎老当天穿得很随便,第二天他穿着笔挺的军装与服务员合了影。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人总结,阎肃的一只脚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一只脚稳稳地踏在爱国主义与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上。

阎肃在空军某专机部队采访创作,与飞行员和专机服务人员其乐融融。谭超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