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亚投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补漏”,而非“拆台”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西城丘山责任编辑:刘航2015-04-14 11:44

一场小考题与一场大胜利

摘要 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亚投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补漏”,而非“拆台”,同时也请勿将亚投行过度政治化,因为中国并不想通过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来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先说坏的吧。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今天这缅北的一场战火就殃及了中国云南的多位边民——两枚发自缅方的来历不明的炸弹将正在甘蔗地里捆甘蔗的农民炸成5死8伤,一时间中国民间群情激昂:指责外交软弱、军方失职者有之;要求采取强硬措施,对缅军反制者有之;也有人大呼冷静,指出此乃一场大国博弈,背后黑手乃美国人主使,目的要挑拨中缅关系,切不可上了美国佬的当。

一时之间,嘈嘈切切,叮叮当当(duang,duang?),真让人眼花缭乱,头晕脑胀。

关于这场战火,想必大家该看的也都看得差不多了,丘山本人最认同的是如下一种观点:说一千道一万,缅北战事是缅甸的内战。从血脉上说,果敢族是华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关心他们甚至建议缅甸政府妥善对待华人,感情上可以认同,但外交上处理起来还是需要小心,因为他们是缅甸人。记住,他们并没有要求独立,也没有要求回归中国。中国政府绝无理由违反国际准则去支持缅北武装独立。而如果此次炸弹事件有幕后主使的话,肯定正希望中国政府犯这样的错误。

君不见,似乎生怕中国人不生气,已经有外媒出口讥讽:如果连国家主权都不能得到尊重,这样的外交关系要它何用?

哈哈,话说到这份上,也真是蛮拼的。

就在丘山的朋友圈刚要被缅北战火刷屏之时,另一条新闻跳了出来,并且瞬间抢过了缅北的风头,而且标题更加火爆:

暗战亚投行!

好家伙,这是生怕打不起来的节奏啊!

英、法、德、意四大欧洲经济体不顾美国面子申请加入亚投行,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亚投行是中国主导的,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按照已经签署的备忘录,亚投行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在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

目前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因此,中国将持有主要股份,预计亚投行将在2015年底前投入运作。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几大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都是被美国和日本控制的,美国在这三个机构中的投票权分别是15.85%、17.09%和12.76%,日本分别是6.84%、6.13%和15.57%,而中国分别是4.42%、6.07%和5.47%。

中国政府一直在为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寻找更好的投资渠道。为谋求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更大的份额和话语权,中国曾表示愿意多掏钱,但因为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美国的阻挠而没能实现。

同样,在亚洲开发银行,日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自1966年设立以来就垄断了行长的职位。中国也希望通过增资获得更多亚洲开发银行的投票权,但亚开行在2014年5月的年会上搁置了相关议案。

说到这里,丘山怎么突然有种“欲哭无泪、逼上梁山”的赶脚啊?

围堵之下,中国选择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对主权让渡程度相对较小的突破口,倡导创建亚投行,以此来作为解决国内过剩产能、资本输出的突破口。

据专家表示,无论中国最终出资比例是否达到50%(如果参与的国家较多,中国出资比例可以相应降低),按照经济权重计算,中国仍将持有最大股份。可以说中国在亚投行占有绝对的主导权,与亚开行中的日本、世界银行中的美国地位无异。

有评论认为,中国在赢得围绕亚投行竞赛的同时,也赢得了未来的一些重要权利。

明白了吧?

所以呢,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从一开始就遭到美国的抵制。去年10月筹备时,中国邀请美国加入,美国断然拒绝,而后还游说其盟友(包括澳大利亚、韩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加入。

按照美国的说法,没必要成立一家新的开发银行,因为已经有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现在看,盟友的表现让山姆大叔心寒,美国已经有点骑虎难下。

英国、德国、法国为什么要加入亚投行?无非是利益而已,英国伦敦一直争取成为人民币的国际离岸中心;德国和法国都是出口制造大国,一旦加入了亚投行,亚投行投资建设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会优先采购成员国的设备,这可是上十万亿规模以上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