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来源:中国理论网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02-19 17:03

【编者按】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领航新时代,如何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为此,中国理论网特推出解读书摘,以飨读者。

未来一个时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为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新发展路径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的驱动作用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然离不开创新。我国亟须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从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斯密+凯恩斯”型增长转向创新为主的“熊彼特”型增长,从过度倚重比较优势转向塑造竞争优势,提升创新力,培育增长新动能。在中央政府层面,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与国家重大需求,增强战略定力,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不以经济增长论英雄;善于进行顶层设计,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中央政府还要注重提供创新驱动所需的制度型公共产品。比如,要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导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消除创新者的后顾之忧。企业层面,作为提升创新力的主体,企业要从擅长的模仿套利转向创新引领,从被动创新转变为主动创新。企业要形成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勇于探索和试验,对创新失败采取宽容和积极的态度,跨越企业创新的“死亡谷”,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地方政府层面,要从“竞争型”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服务型”追求创新驱动,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创造宜居环境,打造区城创新体系,厚植区域发展优势,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提升,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

二、强化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一国创新实力的“源头”和基本功,是创新驱动的“供给侧”。基础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会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对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实践表明,一国基础研究的深度决定其创新的高度,只有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才能后劲充足。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拥有强大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基础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发挥中央财政的主体作用,带动地方财政重视基础研究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方面重视和发展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确保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要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实施非对称战略,超前规划布局,强化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在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整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建一批引领型、突破型的国家实验室,形成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同时,为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改革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计划管理方式,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建立健全适合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研发的评价体系。

三、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政策,很多是适应传统发展方式的,有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但并不利于经济创新转型升级。我国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通过体制机制先行,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释放创新活力,彻底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当前需要在公平竞争、金融支持、转化激励、科研协作、政策协调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四、激活人才红利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提升创新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我国才能培育起内生持久的竞争优势,从高速发展成功转向高质量发展。应瞄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选拔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严重制约人力资本流动与有效配置的制度性障碍,完善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创造公平自由的竞争氛围,健全人才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最大限度激活人才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改进教育体制,强化技能培训,增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倡导“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大批量的技能人才,激发其创造力。

五、营造“生态环境”

一个国家提升创新力,真正迈向创新驱动,需要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生态环境”。创新的主角是企业,政府的任务是做创新的“催化剂”,“搭好台”,让企业“唱好戏”。因此,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在发挥作用时,应合理适度,不可越俎代庖,取代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当前应重点深化创新决策体系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转到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制定、评价评估、体制改革、法治保障等方面。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更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与潜力,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倡导创新文化,激发和促进组织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只有创新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创新的事业,缺乏创新的文化基因,很难有颠覆性创新。要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克服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倾向,破除扼杀创新精神的官本位意识和小农意识,营造鼓励探索、敢冒风险,质疑争鸣、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

本文摘编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理论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