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满满的维和队员们。 高晨 摄
当地时间12月17日,中国二级医院营区的厨房里人头攒动,热气腾腾,汤汁的香味已经吊足了队员们的胃口。在大家的无限期待中,第一碗热气腾腾、喷香四溢的牛肉面终于端上了第20批刚果(金)维和医疗队员们的餐桌。Q弹的面条、浓郁的汤汁一下子把队员们的思绪带回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兰州。刚到达维和区时,由于联合国提供的食材所限,牛肉面制作无法实现。历时2月余,漂洋过海1万6千公里,本周海运物资终于全部到达营区,牛肉面的故事也就此上演。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别看牛肉面属于快餐食品,实际上制作工序异常繁杂。牛肉汤汁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进行文火熬制,长达数十小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清汤肉烂的目的。牛肉出锅后自然凉透,将肉块顺肌肉纹理切成小丁和薄片,可添加入肉汤中一起食用。其他辅助佐料的准备也决不能马虎。精细的辣椒面经过食用油炝炒,其中还要放入些许芝麻提振香味。白萝卜切成扇形四分之一片大小,约3mm厚的薄片,这样煮透后的萝卜片不会因为太薄而过烂,送入口中软硬适中,口感恰到好处。蒜苗无法从国内空运,也没有包含在联合国供应的蔬菜目录里。炊事班长们发挥聪明才智,自己栽种大蒜,发出蒜苗解决了这一问题。郁郁葱葱的蒜苗既美化了营区环境,也为队员们提供了平素喜欢的调味食材。就连来到营区的联合国官员都对这一做法大为赞赏,于是炊事班长教会了他们如何进行蒜苗的盆栽。除此之外,搭配牛肉面的辅食更是牛肉面的点睛之笔。事先准备好的茶叶蛋加入汤汁中,味道更为浓郁。爽口的凉拌土豆丝也是牛肉面的绝妙搭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早上开始,炊事班长们就全部在厨房忙活开了。和面、醒面、揉面。每一道程序都一丝不苟。班长们说了,面团的准备是决定拉面最终是否成功的关键,决不能凑合了事,这一道工序也是牛肉面制作中最费力的程序。终于拉面的面团准备好了,到了邓大厨大显身手的时刻。说话间,面团在他左右翻飞的双手之间就变成了粗细均匀的面条入锅。二柱子、二细、三细、细、毛细、大宽、薄宽、韭叶子、荞麦棱子,不同粗细的面条,口感各有千秋。能叫得上这些名称,才算是真正的兰州人。队员们只要能点出来,邓大厨就能制作出相应的面条入锅,充分满足了不同队员的个人喜好。大锅中沸腾的面汤上下翻滚,面条飞入汤中稍事烹煮浮上表面即可捞入特制牛肉面大碗中。浇上牛肉汤汁,加入白萝卜片,撒上肉丁、香菜、蒜苗,队员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不等量的辣椒油,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面大功告成。看着一碗诱人的牛肉面,队员们仿佛回到了家乡兰州。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口味,队员们则是幸福满满。
在离家乡万里之遥的非洲内陆,能吃到这么一碗热气腾腾、口味纯正的“兰州牛肉拉面”,万千的思乡情感瞬间就化作无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高质量完成祖国赋予我们的光荣的维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