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17日第16集团军某特战旅年度首次伞降训练开始前,旅政委马宝川(左一)与伞降队员列队等候直升机到来。
马宝川不一般
■本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李大鹏 邓庆颖
马宝川是谁?
陆军第16集团军某特战旅政委,国字脸,粗嗓门,中等身材,腰板墩直。
乍一看,他和中国军队许许多多的旅政委似乎没两样。可翻开他的档案,你会大吃一惊:4年前,他竟然就已经是某摩步师政委!
为啥“降了职”?原来,3年前,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某摩步师撤编改旅,马宝川从师政委一夜之间变成了旅政委。
任职命令中,还有11名团职干部由主官变为副职,上百名干部轮换工作岗位。
此时,大家眼睛都盯着马宝川,想看“这座火山何时爆发”。
然而,马宝川的表现,出乎意料。
当旅政委第一天,出操训练,他第一个站到排头;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他第一个对自己“开炮”;第一次训练考核,他第一个上场;第一次施工,他跟官兵一起抬沙子……
马宝川在特战旅职务最高、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很多人都说,你一个师政委,从省会城市到偏僻山沟当旅政委,躺着都是一种奉献。
可马宝川似乎不习惯过舒服日子。
第一次考核,马宝川让全旅官兵目瞪口呆:漫天风雪中,他竟然在810米狙击考核场上,用5发子弹击中5个人头靶,打破全旅纪录!
一个政治主官何以在训练场上拼命?马宝川有自己的理解:“特战旅作为未来战场新型作战力量,无论军事干部还是政治工作干部,都是打仗型干部。再说了,政治工作岂止靠讲,更是干出来的!只有笔杆子、枪杆子都硬,政治工作干部的腰杆子才硬!”
马宝川心里更清楚:无声的行动比严厉的命令更能提振军心士气。“脖子以下”改革已经展开,不少官兵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有的担心自己会被裁掉,认为干得再多也没用;有的担心下步发展受限,想停下来观望观看,看看形势再说。
“只有领导干部心无旁骛干好工作,官兵才能不受影响。”高山滑雪训练,马宝川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场。3年下来,他练出了3公里越野滑雪13分53秒的成绩。
练高山滑雪不易,练跳伞和潜水更难,不仅对身体、心理素质要求高,而且危险性大。马宝川依然第一个上——
接连两次高空跳伞,他都在全旅第一个实跳,创下了全旅职务最高、年龄最大跳伞的纪录。全旅组织潜水训练,他和战士们一样,每天背负上百斤的潜水装置,背上的皮晒掉了一层又一层,先后完成定深潜水、定向潜水、水下射击和水下破障等10余个课目的考核。
马宝川让人吃惊的还不是一年连破4项全旅训练纪录,而是他在集团军“勇士一号”工程重大实践课题研究攻关中荣获一等奖,是所有获奖人中唯一的政治工作干部。
这些成果,不仅让官兵惊奇,更在他们中间产生了极大的励志效应。前不久,在旅特种兵等级认证考核中,全旅官兵通过率高达96.3%,全旅政治工作干部人人都掌握伞降、滑降、潜水、狙击、攀登等主要特种作战技能,全部通过特种兵等级认证考核……
今天,很多人慢慢品味到马宝川3年前说的那番话的味道:“少担心,多担当;工作看我的,走留听党的。”
马宝川,不一般。官兵说,政委“不一般”的地方就在于——他怎么说,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