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战斗力标准:打造谋打仗能打仗的人才方阵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雁翔 费士廷 严德勇责任编辑:张琴2014-06-06 08:28

怎样才能真正把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选拔出来——

选贤任能靠伯乐更靠机制

某陆航旅选拔作训科长,不是飞行员的石堃胜出,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说其偶然,是因为该旅作训科长过去一直是从飞行员中选拔,而石堃没有开过一天飞机。

说其必然,是因为该旅正从支援保障型部队向主战主用型部队转变,组训模式向多课目大机群转变,以往对作训科长的素质要求,已无法满足部队战斗力建设转型的需要,具备信息化素养和军事运筹学功底的石堃脱颖而出,便不足为奇了。

该旅政委张益强解释说,之所以有人对石堃胜出感到意外,是因为以往选人用人的理念未能紧跟未来战争发展方向。一旦打破了传统的用人习惯,就会有人觉得不习惯、不理解。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张益强的话,实际上说出了一个核心问题:选人用人,要靠科学的制度。

广州军区把完成重大任务作为考察选拔干部的主战场,就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他们出台《结合重大任务考核干部暂行办法》,把军事素养、打仗本领作为核心要素,把作风形象、军人血性作为硬性指标。近两年来,他们先后对参加重大演训活动的200多名师团职干部进行跟踪考察,有42名师团职干部被破格提拔,6名考评一般的师团职干部被暂缓调职。

在岭南,某两栖机械化师的探索也颇有代表性。他们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级、不同专业,将每个干部的能力素质细化量化为考核指标,并着眼未来战场需求探索构建人才能力模型,使干部的选拔使用有了相应的能力素质考评标准。

某旅对新毕业的高学历干部实行“三个半年”,即:当半年战士、半年排长、半年机关干部。职位不一样,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先摸清干部能力“底子”,再根据能力特点定岗。营职岗位人员空缺,符合提升条件的干部接受统一考核选拔,条件、过程、结果全部公开透明。

岭南采访,记者欣喜地看到,三军部队瞄准战斗力选人用人的探索,已迈出可喜的步伐,有的明确了刚性要求,有的正在完善制度机制,有的已结出硕果。“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选人用人上树立起正确鲜明的导向,必将造就强大的谋打仗能打仗的人才方阵。

《解放军报》(2014年06月0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