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们和官兵在英名墙前。
“看,在这,第三排。”公祭过程中,彭老和该师副政委方斌共同为英名墙揭幕。邝老一眼就从几百个烈士姓名中找到了昔日战友的名字。
看到战友名字,三位老人欣慰不已。
彭老清楚地记得,当年入朝作战时他们都还是20岁左右的未婚小伙,有的来自陆军,有的是学生兵,偶尔举手投足之间还露有孩子气。受领轰炸任务后,虽知可能一去不回,但他们无惧无畏,都去剃光头,写生死状,誓死完成任务。
“这家伙拍照片时做了个鬼脸。”彭老指着宋凤声烈士名字说。当时执行任务的空勤都被组织拍了单人照片,照片干什么用,大家都心知肚明。年轻的宋凤声不希望遗照上自己一脸严肃,所以拍照时故意做了鬼脸。
玩笑终究是玩笑,残酷的现实还是即将面对。战斗开始后,宋凤声驾驶的杜-2轰炸机的右发动机和座舱首先被击中,除领航员陈海泉跳伞成功外,其余机组人员壮烈牺牲。这场战斗中,参战空勤牺牲了近一半。回来后,有名飞行员抱着战友哭了半个小时。想起这一幕,彭老就感到心酸。

老人们和官兵缅怀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