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转运导弹 曹占礼摄影
二问:制约基层打仗本领提升的“瓶颈”如何突破?
——问题牵引,创新驱动,探寻“筑基之钥”
“筑基之钥”,连通成长路径,打开“胜战之门”。
战区空军成伊始,为实现基层建设与提升打仗本领的无缝对接,连通基层建设与战斗力成长的“任督二脉”,战区空军党委立即就制约基层战斗力提升的深层次问题展开了深入调研。
着眼改革搞调研,深入基层摸实情。随着调研的一步步深入,一系列具体问题问题被“抽丝剥茧”式挖出:“联合作战保障功能不健全”“联合作战意识不够强”,等等。随即,一场以胜战为“锚点”,全面提升基层战斗力的“会战”席卷全区部队。
设置危局查找问题、主动“挨打”补齐短板。雷达某旅旅长讲道:“雷达部队作为飞行员的‘眼睛’,一旦在战争中被先期摧毁后果不堪设想,锤炼过硬雷达机动分队刻不容缓!”战区空军党委以该旅为示范单位,组织雷达机动分队战斗力展示,在实战背景下设置危局、险局、难局,探索实践了一系列抗扰抗毁战法,全区雷达部队补盲能力进一步提高,“千里眼”戴上了“护目镜”。
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要在未来战场上占据主动,必须抓住基层官兵这个最具潜能和活力的群体,为战斗力成长挂载引擎。
雪域高原,多架国产新型战机翱翔演兵场、苦练精飞;吴风楚韵,数批对敌突击战鹰远程突防、实弹空投。初秋,战区空军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某团演兵场上,无人机与对手的对抗正打得酣畅淋漓。无人机分队谋划电磁干扰,而导弹部队正在无人机的必经之路上布设天网……在斗智急需有效验证。在战区空军“适应新形势,强化联合训练”“处理好基础训练与联合训练关系”的胜战理念指引下,该团领导不光到周边地导、高炮部队找对手,还左右手互搏,成立“蓝军分队”,拿自己的“矛”破自己的“盾”,补齐战斗力短板。总结的“时间轴训练法”和“罗差修正尺”“叠伞辅助架”等一批简单实用的小发明受到上级表彰,其中,“双机同时准备,三机交替准备”经验做法被空军推广,并有1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难题是“墙”也是“门”,拆开了阻碍的墙,就打开了制胜的门。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单位战斗力建设曲线波动比较大。战区空军机关调研后认为,根子在战斗力基础没打好,“浮萍没根扎不牢”。战区空军党委下了决心,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基层要战斗力、打基础强战斗力”。人才是战斗力建设的根本,他们严格按打仗标准选干部、配班子,把谋打仗、会打仗的干部放到一线战斗堡垒和前沿指挥所去。某电抗团作训股长彭海峰在作战训练的组织筹划上独当一面,是该团“第一高参”,在年中干部调整中,团党委按照战区空军干部任用标准,感到不能因为用着“顺手”就把能打仗的干部拴在领导身边,最终将其外派到某营担任营长,目前该营战斗力建设在全团首屈一指。
瞄准实战创新驱动,拓展抓建基层的路和桥。在航空兵某师飞行指挥室,师领导正在挑选参加理论研究任务的飞行员。只见操作员调出飞行员林占伟的个人能力分析图,上面显示:操纵飞机能力4.6分,学习研究能力4.7分,执行任务3.5分……从能力分析图看,林的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其他飞行员要强,最终派其“出战”,果然不辱使命。这是该师利用自己研发的“大数据”平台精准提升打仗本领的一个缩影。
通过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人人创新,部队上下蕴含的创造潜能进一步释放,钻研胜战手段、提升打赢本领成为官兵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