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离开过炮位,首次将敌机击落在我国境内
1950年12月,李维波等在高炮504团学习的108人被分配到驻吉林省辑安县解放村志愿军高射炮兵第四团(后改为501团)。
“高射炮兵第四团虽然驻地在国内,但同样属于志愿军,而且任务极为艰巨,负责保卫中朝通道辑安鸭绿江桥和朝鲜满浦。”李维波说,辑安鸭绿江大桥是中朝两国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30万人,有一部分就是从辑安鸭绿江桥过境参战。
据统计,美军1950年8月27日派出两架 B-29型轰炸机首次对辑安鸭绿江桥进行侦察,之后的3个月里,出动151次上千架飞机入侵我国领空,疯狂进行侦察、扫射、轰炸。
李维波告诉记者,为了保卫辑安鸭绿江桥,他从分到高射炮兵第四团二连的那天起,直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将近3年的时间里,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炮位。“无论冬夏,晚上就睡在炮位旁边。最远就是到炊事班打饭、打菜,距离炮位也不过200米。”
由于敌人频频来袭,部队几乎天天都在打仗,李维波也说不清自己到底经历了多少次战斗。不过,1952年12月28日那场战斗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
当时,李维波已由高射炮一炮手提升为排长,负责各炮位的指挥协调。上午7时左右,战士们刚刚吃过早饭,远方监视哨报告,西南方向发现敌机8架,飞向我军防区。
得知敌情后,大家迅速各就各位,进入战斗状态,就在敌机分成两路向鸭绿江桥及阵地俯冲扫射时,连长路时义下达射击命令。李维波紧紧盯住敌机,根据指示,在前两架敌机进入我军的火力范围后,指挥全排中炮猛烈射击,小炮边追踪边射击。一时间,几百发炮弹在空中织成密集的火力网,击中了两架敌机,其中一架拖着黑烟向东南方向逃去,另一架F—84型敌机越飞越低,烟火越冒越大,最后一头栽进了远处的大山里。后面的几架敌机看到我军火力猛烈,没等进入火力区就胡乱投了几颗炸弹,然后掉头逃跑了。
“那场战斗打得十分漂亮,前后一共才20分钟,我军无一伤亡。被我军火炮击落的那架飞机,第二天在吉林通化的南山山林中被找到,飞行员跳伞后被当地公安人员和民兵俘虏,这个家伙就是经历过二战、飞行上千小时的美国高级飞行员拉尔·卡麦隆。”李维波说,击落这架敌机意义非常重大。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高射炮兵击落、击伤敌机上万架,但只有拉尔·卡麦隆驾驶的这架飞机坠落在中国的领土上。它不仅证明了美国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野心,也证明了抗美援朝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行动。
这件事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周恩来总理派电影工作者到我们连拍摄作战全过程,列入抗美援朝系列片之一,全连官兵深受鼓舞。”李维波自豪地说,他们受到了东北防空军司令部通令嘉奖,连队荣获“英勇奋战炮二连”称号。(记者/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