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初期一晚上走不到七八公里
一句承诺,坚守一生。
当红军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中失利,踏上漫漫长征路时,邹衍毫不犹豫地挥别父母,离开了家乡。
“长征开始时,并不叫长征,而是战略转移。”邹衍说,当时他在红军总政治部担任通信警卫班班长,这项工作一直干到长征结束。
长征出发时,为便于行军,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军委机关和直属单位被编成两个纵队,第一纵队的代号是“红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第二纵队代号是“红章”,主要由在中央苏区的党政群团机关人员组成。邹衍所在的总政治部则被编在第一纵队的第二梯队。
“两大纵队人员非常多,加起来过万。”邹衍回忆,直至遵义会议召开前,这两大纵队才合编为一个纵队,不过那时人已经少了很多。
在长征之初,两大纵队的行军速度始终上不去,一个原因是人员较多,另一个原因是各级首长、各个单位携带着很多沉重的公文箱,而马匹又十分紧缺,多数要靠手抬肩挑。
邹衍说,当时,苏区政府各部门还将一些沉重的装备也带上了,比如印刷厂的石印机、造币厂的铸币机、被服厂的缝纫机等等。另外,中央银行和各单位的大量银圆也都要靠战士和挑夫用扁担挑。
让邹衍印象最深的是军委直属炮兵营的山炮炮身、炮架以及轮子都被分别拆卸下来,由战士抬着或扛着。
“山炮的轮子很大,一个轮子至少要两个人抬着,走走停停。”邹衍说,那时候光挑夫就有六七千人。
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飞机轰炸,红军基本上都是夜间行军,并且走的都是山路。
每天都是吃完晚饭,天一擦黑就出发,走到第二天早上再宿营。本来视线就不好,山路又十分狭窄,大家只能排成一队一点点向前挪动,一旦遇上陡坡还得停下来。
邹衍记得,有一次他们走了一夜,才翻过一座小山,估算一下,连七八公里的路程都不到。“这样走走停停,队伍就拉得很长,前面的部队抵近湖南湘江的时候,后面的部队还在百十公里之外。第一纵队清晨渡过湘江后,第二纵队黄昏才赶到江边。”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