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地势和坚固的炮楼,有恃无恐地蹲在工事里一枪不发,等到战士们接近桥边时,就投下一大堆手榴弹,一团团的火光在隘口翻腾飞舞。部队接连攻了好几次,还是无法接近桥头。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一个个在地上乱转,有的手榴弹没揭开盖就扔了过来,炸裂的弹片和未炸开的手榴弹在桥头50米以内的崖路上铺了一层,有的地方已经堆了起来。激战到半夜,部队连续冲锋十几次,均未奏效,反而还伤亡了几个同志。部队决定暂停进攻,重新研究作战方案。第六连决定召开党、团员大会,组织敢死队,以少数兵力,接二连三向敌人轮番进攻,疲劳和消耗敌人,伺机夺桥。
在会上,党团员都纷纷表示:“坚决夺取腊子口,走上抗日最前线!”当场就有20多个战士报名参加敢死队,最后,从报名的人中挑选了15名党、团员,组织了3个突击小组。每个突击队员都配有短枪一支,子弹百余发,身挂手榴弹,背插大刀。突击时分两路:一路顺河岸的崖壁前进,准备摸到桥肚底下,攀着桥柱运动到对岸;另一路两个组,先运动到桥边,等第一组打响,两面夹击,消灭桥上的敌人,夺取木桥。
深夜,天像一口大黑锅似的盖住了山谷和河流。河水的吼叫声更加震耳。敌人大概以为我军久攻不下,再也无能为力了,都放松警惕缩进碉堡和工事里打盹去了。而此时的突击队员们攀着崖壁上横生的小树,一脚深一脚浅,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浪花溅湿了他们的裤子,汗水又浸透了他们的上衣,崖壁上带刺的野草扎破了他们的手和脸。这一切,勇士们全不理会,一个跟着一个,相互盯着围在脖子上的白毛巾,静悄悄地向桥下摸去。近了,近了,更近了。离桥不远了。就在这时,突然听见“喀嚓”一声,一个同志攀断了一棵小树。大家立刻停下来,准备着还击敌人。待了一会儿,却不见敌人的动静,可能是河水的急流声掩护了大家。勇士们继续往前挪去。离桥越近,心里越紧张。摸到了桥边,勇士们伸手抓住了桥肚底下的横木,一手倒一手地往对岸运动。前进了没有多远,只听见“扑通”一声,不知哪个同志一把没抓住掉下河里去了。这下敌人发觉了,机枪、手榴弹朝底下乱射乱打,直炸得河水“哗啦哗啦”直响。目标已经暴露,无法继续前进,4个战士只得摸到一块岩石下,暂时隐伏下来,待机行动。
1935年9月20日,《战士报》关于夺取腊子口英雄模范的报道(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