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志宇、严秋涛报道:新兵入伍前的社交网络账号全部上报备查,并通过其亲人朋友彻底删除社交账号上的涉军信息……这是广西北海军分区帮助新兵纠治“社交网络依赖症”所取得的实效。
今年新兵入营之初,该军分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新兵入伍前平均每天上网在2小时以上的占68.2%,90%以上的新兵入伍前每天都会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上“泡”一下。“吃饭前先拍照,不刷屏不睡觉”“我不是在点赞,就是在点赞的路上”是不少新兵入伍前的生活常态,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人患上了“社交网络依赖症”。进入军营后,使用手机和网络有明确规定,部分新兵一时竟难以适应。18岁的新兵小覃,网龄8年,入伍前是有名的“宅男”,“朋友圈”里一大堆朋友,现实中却不善与战友相处,三番五次想打报告回家。
为此,这个军分区党委针对新兵现状,及时修订了《北海军分区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将纠治新兵“社交网络依赖症”的内容纳入入伍教育重点内容,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突出解决新兵中社交网络成瘾、网络和现实分离等不良现象。
同时,该军分区新训干部及时主动靠前做工作,帮助新兵从思想和行动上弱化虚拟世界的“朋友圈”,并大力营造官兵友爱的“朋友圈”。一方面,他们在新兵中开展以“互帮、互学、互教”为主要内容的“三互”活动,并通过教育引导、案例解说、氛围营造等方法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削弱社交网络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对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开设“兵情论坛”“银滩讲堂”“军营微视频”等符合社交特点的新栏目、新版块,引导新兵关注身边的网事,开通“军旅微博”,寻找军营中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新兵依赖手机社交网络的情形有了明显改观。来自湖南邵东的新战士黄雨龙告诉笔者:“虽然离网上的‘朋友圈’远了,但跟身边战友的‘朋友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