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强军兴军抓后勤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志明责任编辑:菅琳
2015-10-20 07:03

深刻理解强军目标,系统确定后勤建设重点

只有紧盯强军目标发挥后勤职能、提升保障能力、优化建设路径,军队后勤建设才能抓住重点,更具生命力。

紧贴重大保障任务抓建设。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维护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领域安全的任务更加现实,后勤必须紧跟形势、主动适应、靠前保障,为新型领域的力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突出抓好骨干工程实施的后勤保障,统筹保障资源,优先安排计划,确保骨干工程如期推进。突出对外军事安全合作后勤保障,着眼全方位发展对外军事关系、推进务实军事合作、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着重做好中外联演、国际性军事比武、国际维和、海外撤侨等重大行动后勤保障,充分展示军威国威,彰显我军遏战止战、维护和平的实力。

围绕新的任务能力抓建设。始终坚持作战需求牵引后勤建设,深入破解新形势下遂行保障任务面临的突出矛盾,推动后勤新质保障能力提升。着眼彻底解决当前后勤建设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借助改革大势推动后勤体系重塑,重点加快构建精干高效的后勤指挥体系、规模适度的力量体系、复合发展的装备体系、平战结合的后勤设施体系、紧贴实战的训练体系、依法保障的制度体系,夯实保障能力建设基础。加快信息集成融合,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保障能力。着眼整体能力提升,全面拉伸制约核心能力的短板,着重加强远程立体投送、海上医疗救护、远海综合补给等保障能力建设。

着眼资源统筹运用抓建设。始终坚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后勤建设中走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催生军民融合的生命力。勇于打破既有利益格局,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资源办的事要实行社会化保障,把后勤建设从传统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自我保障中解脱出来,让军队后勤集中精力从事练兵备战。拓展深化战斗力保障力生成基础,把丰厚的社会资源按军事需求统筹起来,经过集成、改造、调整、转换,使之生成保障力,进而支撑战斗力。

深刻理解新的备战要求,全面加快后勤建设步伐

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核心是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切实做到真抓实备、常备不懈,全面提高军队威慑和实战能力。在筹划设计上既要着眼未来作战谋长远、布深局,也要着眼现实威胁抓整训、强备战。

抓紧夯实后勤备战基础。全面提高日常战备水平,深入开展后勤精细化战备整治,着力解决敌情观念不强、秩序不规范、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部队后勤满编率、配套率、完好率要满足紧急出动要求,战略战役后勤力量准备、设施准备、物资准备要满足紧急支援要求,后勤动员力量预置、物资预置、机构预置要满足一体化保障要求。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坚持用作战训练牵引后勤保障训练,实现训练与实战一体,训练内容要加大战场勤务比重,由围绕专业保障训转向围绕战场保障训;训练组织要加大与部队联训比重,由按照建制系统训转向按照作战编成训;训练环境要加大陌生环境比重,由立足现有条件训转向立足实战环境训。

持续打牢后勤发展基础。坚持将后勤保障的新任务、新内容落实到后勤建设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积极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后勤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训练,信息链路上要抓好战役后勤与战术后勤指挥平台互联互通,尽快形成“一张网”;信息共享上要抓好后勤各专业信息的共享建设,尽快形成“一个库”;辅助功能上要抓好指挥类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展示,尽快形成“一幅图”;系统黏合上要抓好基于信息系统建和运用信息系统训,尽快形成“一体系”。

坚持贯彻战斗力标准。始终将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面全程检验后勤贯彻落实质量。抓好在保障中的全面贯彻,坚持将财力、物力、精力向贯彻落实新的战略方针聚焦,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队、重点项目、重点训练等建设。按照战斗力建设要求科学确定保障标准,依据建设实施进程及时组织保障供应,围绕作战能力提升实效准确评估保障效能,切实用后勤的优质保障推动各项任务的优质完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