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庆节前夕,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一场牢记军史教育活动在陆军第39集团军军史馆内拉开帷幕。军旗下,千余官兵高举右手,激情满怀立下报效祖国的铮铮誓言。
宣誓完毕后,一部名为《从鄂豫皖到陕甘》的红色历史巡礼纪录片投映于大屏幕上,珍贵的历史资料、老一辈的真情讲述、革命遗址的抵近探访,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这一刻,所有官兵仿佛重新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革命先烈奋勇杀敌的身影似乎就在眼前……
“80年前,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会合在陕西延川永坪镇,成立了红十五军团,是我们这个集团军的前身部队。而今,再次近距离触碰这段历史,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中士张国强站在永坪会师的大型雕塑前久久凝望,思绪仿佛回到了1935年9月: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在陕北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拉响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前奏,为陕北作为“全国革命的总后方”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红军官兵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压倒的革命英雄气概。”看完纪录片后,列兵刘飞龙激动万千:“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靠的是信仰的力量;和平时期,我们更应该继承红军传统,用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彰显‘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站在一把被战火熏黑的军号前,解说员声情并茂地向官兵们讲述了志愿军特等功臣郑起“一把小号退敌兵”的战斗故事——当时,全连只剩下7个人,敌人又一次发动进攻,我方子弹早打光了,当敌人逼近到30米左右时,司号员郑起用尽全力吹响冲锋号,嘹亮的号声犹如穿心利剑,吓得敌人掉头就跑……
80年来,一代代红军传人不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精神品格,在强军征程上踏着铿锵的步伐——
“神枪手四连”官兵坚持把优良传统当作“传家宝”,在我军从骡马化向摩托化、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部队建设。
在前辈英雄血战到底的精神感召下,某红军团营长吴波带领7名队员参加全军特种兵比武,获得了“特种作战综合技能”课目第一名,荣立一等功……
从备战练兵的演习场到参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受阅场,从国际比武的赛场到马里维和的战场,近年来,该集团军官兵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用血汗浇灌出累累硕果。
该集团军领导感慨地说,一次优良传统的教育熏陶犹如一次战前动员,使官兵们血脉偾张,激发出无穷的力量。这些年,他们始终高举听党指挥的大旗,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锻造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先锋利刃。
“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决胜疆场!”纪念活动结束时,官兵们齐声唱响《强军战歌》,用嘹亮的歌声抒发满腔激情和昂扬斗志。这是红军传人在强军兴军征程上继往开来的豪迈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