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神威!贯通在彼此血脉间的永远的基因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赵第宇 李明辉 王瀚悦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05-16 03:18

这是一支经历战场检验的部队,这是一种从战斗中凝结的精神。斗转星移,战斗烙下的红色基因已根植在一代代官兵的血脉当中,成为这支部队内在的文化品格,成为新时代官兵锻造胜战之刃的精神之源。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神威雄风

■赵第宇 李明辉 王瀚悦

战斗烙下的红色基因已根植神威官兵血脉。图为神威导弹营在任务途中开设战车课堂,激发战斗精神。田细军摄

这是一支经历战场检验的部队,这是一种从战斗中凝结的精神。斗转星移,战斗烙下的红色基因已根植在一代代官兵的血脉当中,成为这支部队内在的文化品格,成为新时代官兵锻造胜战之刃的精神之源。——编 者

又是一年出征时,这一次,剑指戈壁。

开拔前夜,“神威导弹营”教导员李明辉又一次来到营荣誉室。虽然每张图片、每件文物,甚至展板上的每段文字都已无比熟悉,可外出执行任务前,他还是习惯到这里转转。他说,这样心安。

对党忠诚、能征善战、意志如铁、团结如钢。

短短16字,涵盖了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关键制胜因子。“神威”荣光如何续写?李明辉注视着展板上“神威导弹精神”的内涵要义,思绪万千。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王自焰走上讲台执教已经20多年了。他的双手与粉笔为伴,时常沾染散落的白色粉末。

若不主动提起,学生们可能不会知道,就是这双手,曾摁下过三发导弹发射按钮,见证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光辉战斗。

这一次,王自焰在黑板上写下“10·5战斗”几个遒劲的大字,如同扣动了铆在记忆闸门上的把手,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1987年5月,部队南下执行任务,火车整整行驶了4天4夜。躺在摇晃燥热的“闷罐子车”上,年轻的王自焰对任务充满期待。

彼时边境敌情复杂。敌机专挑午间飞行,频繁的警报鸣响让官兵在午餐和休息时也本能地保持警惕。

1987年10月5日,午间。熟悉的警报声再一次响起,王自焰和战友从床上一下弹起,奔向阵地。

14时05分,营目标指示雷达发现敌机。3分钟后,敌机以800公里的时速窜入我国领空。营长逯军营当即下达命令:“三发导弹接电准备!”

14时14分,当敌机再次进入我阵地有效射击距离时,逯军营果断下令“发射”。

王自焰抓住时机,迅速摁下发射按钮。

骤然间,大地剧烈颤动。天边响起三声惊雷。不一会儿,一个硕大的火球冒着浓烟从云层中掉下。

“打中了!打中了!”方舱内,王自焰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上急速下降的目标,耳边传来对讲那头战友兴奋的呼喊。他重重地喘了一口粗气,可心仍止不住地狂跳。

“10·5战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国威军威,开创了地空导弹在实战中击落喷气式飞机的先河。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命令,对我部参加战斗人员进行通令表彰,空军授予我营‘神威导弹营’荣誉称号。”

解说员崔亚峰正带着刚下连的新兵参观营荣誉室。逯军营、常立彬、郭奕荣、张志钰、王自焰、魏金林、张金生、熊雄、董文彪……战斗功臣谱上一个个闪亮名字震撼着参观者。

荣誉室展柜里一张“历经风霜”的图纸诉说着“神威导弹精神”的传承:它曾被反复折叠勾画,四周的空白区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备注,留下一道道被胶带粘过的裂痕。

一级军士长刘卫是它的主人。1999年,刘卫和战友们欢天喜地把披红挂彩的新装备接入营区,可光是操作面板上近百个开关、按钮、指示灯就让他们犯了难。刘卫暗下决心“绝不能让神威称号蒙尘,就是崩了门牙,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三个月过后,一米多高的教材被他翻阅得面目全非,上百个装备参数了然于心。

四级军士长韩红波每次想起自己那张“噘嘴笑”的照片就不由得自豪。在庆祝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上,“神威导弹营”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韩红波作为方队基准车司机,要操纵导弹车用36秒准确走完100米距离,且正负误差不得超过0.1秒。

朱日和烈日炎炎,干燥的空气让韩红波嘴唇裂开一个个小口子。可他仍坚持每日近17个小时的训练不松懈,摸索出脑、耳、眼、脚并用控制车速的绝活儿。阅兵当天,他分秒不差地通过了主席台。庆功会上,干裂的嘴唇让韩红波无奈地留下了一张“噘嘴笑”的照片,却意外成了荣誉室里最亮眼的笑脸。

那年,“神威导弹营”迎来了第三次换装。装备入营不久,检验性打靶的任务命令随之而来。这不仅关乎接装工作评估,更关乎新时代“神威人”究竟能不能打胜仗。

隆冬深山,寒风呼啸。每天上阵地训练前,指导员吴岳川都要揣一裤兜的创可贴和云南白药。血肉之躯操作钢铁巨物难免磕碰,北风侵蚀下众人乌青皴裂的双手成为传承“神威导弹精神”的生动注解。

“神威雄风今犹在!”听闻部队四发四中并书写了同型号武器系统抗击超低空近界目标纪录,一位老首长动情感叹。

“辛伟强,神威编号1929!”

“到!”

训练场上,又一年的新兵被授予“神威编号”。响亮的答到声回响在山谷间,字字铿锵。

1987—2019,中间那短短的一杠,浓缩了32年间1929名“神威人”的青春芳华。茫茫大青山里的故事,如景区的山山水水,澄澈明朗。仔细读进去,官兵那些盘桓在山路、爬上山顶的故事,又不知蕴含了多少绵延于迷彩青春的百味沧桑。

这些年,“神威导弹营”在红色基因传承上下功夫,他们把营荣誉室打造成官兵汲取养分的精神之源,整理编印《神威耀千秋》辅导读物。神威讲堂、神威之星、神威特训……一个个“神威品牌”渗透到官兵训练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染激励着一代代神威传人矢志军营。

那年,参加“10·5战斗”的老兵们收到一份特殊的邀请:回家看看。于是,他们从祖国大江南北赶来,重温峥嵘的军旅时光。斗转星移,营区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可熟悉的口号声如同密钥,让今昔时空交汇。

一段深情的诉说,几代“神威人”的青春穿行而过。他们精神相连、注定相遇,因为贯通在彼此血脉间的是一段永远的基因:

神威!神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