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花甲矢志不渝,四十余载投身边防。近日,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七连巡逻誓师大会现场,一对藏族父子的到来格外引人注目。父亲正在给战士们讲述自己这些年的巡逻经历,儿子坐在台下认真地聆听,时不时地低头记录着什么。
老人名叫扎西达杰,驻地布宗村村民,1974年至1978年在该边防团某连服役,虽然只在部队度过了短短四个春秋,但根植于内心的军人情结,始终伴随着他。退役之后,他主动申请加入驻地民兵排,同边防官兵一起执行巡逻任务。
40年来,老人40余次踏上这条巡逻路,经历大大小小的生死考验10余次。
对于1976年的那一次巡逻救人经历,老人仍记忆犹新。
连续的大雨,让巡逻道路泥泞湿滑、危险难行,官兵们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摸索前进。行至一条小河前,发现原先的简易木桥被冲毁,阻断了前行的道路。侦察小组发现,事发地上游200米处山洪冲下一颗大树正好形成了独木桥。带队领导当即决定,人与人拉着竹竿顺着大树谨慎通过。不料,战友郭继飞在通过时,脚下一滑,不慎掉入河中,老人当时身上背着30斤的米,几个罐头,还有500发子弹和一挺班用机枪,看着身边战友即将被湍急的河流冲走,毫不犹豫地跳下刺骨的冰河中将人救上来,当时带队的郭副团长,竖起大拇指说道:“扎西达杰必须是优秀共产党员。”
因长期负重巡逻,老人腰肌劳损、半月板磨损都比较严重。今年,当老人提出想再次参加巡逻任务时,连队党支部没有同意他的申请。
得知连队决定,老兵扎西达杰表现出了一名军人的绝对服从,但是他的眼里却满是遗憾和不舍。他向连队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他的儿子代替他参加巡逻。
老人的儿子名叫洛桑车成,深受父亲影响的他,放弃了拉萨优越的生活,回到父亲身边担任一名村官,跟随父亲的步伐,加入民兵排。由于种种原因,跟随父亲踏上巡逻路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但他从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有空就“溜到”连队给自己“加餐”,武装5公里、冲山头、负重爬屋顶,他以“士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得知可以“代父出征”,车成激动地说到:“以前,父亲当兵的时候,天天跟着部队巡逻,我很羡慕,现在嘛他老了,又去不成巡逻,所以我替他去。”
经过十余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官兵们终于抵达点位,车成与官兵们一起整理装具。待一切妥当后,他们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用石头摆出“中国”字样,用红漆写下“中国”两个大字,高声宣誓道:“绝不把主权守丢、绝不把领土守小。”
盘算着时间,巡逻官兵即将归队。扎西达杰老人开始忙活起来,拿出家中的酥油,为官兵打起了酥油茶。期待着儿子和官兵们的凯旋归来。
回到家中的车成,迫不及待地拿出从点上带回的石头交给父亲,兴奋地向父亲讲起了这次巡逻途中的点点滴滴,老人将车成带回的石头同自己每次巡逻带回来的摆在了一起。
这一夜,父子俩都睡得特别踏实。
参巡官兵归队后的第二天,连队特意为扎西达杰老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退役”仪式,致敬老人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付出。
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